一、关键词
1、自我审视
如果将关键对话的情景比喻成一场谈判,那么谈判的最终结果就会有输有赢。作为正常胜负欲支配的人的内心世界来讲,想要赢,想要说服他人,想要掌控对话是天性,在这种欲望支配下,自我审视是最难完成的。
常见逃避自我审视的方式有寻找借口为自己的失误开脱、转移话题避重就轻抨击他人、强制性施压要求对方对自己绝对顺从。
认识自己是最困难的一件事,那些你看不起的自私的、独断的、情绪化的性格的缺陷往往常常在自我审视时暴露无疑,当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爱时,上述的策略便应运而生。
一个足够聪明的对话者往往拥有足够聪明的内心世界去承担也许有些不堪的自己,而不是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毫无意义的做门面的粉饰。
2、面子还是里子
中国的面子文化博大精深,这让中国人的交流方式永远无法做到绝对的坦白,因为太过直接的表达是非常容易伤人的。关键对话中里子是最终利益的分配和问题的解决,面子是相互给予的,里子是在对话的交锋中争取的。
但面子不是不是核心,里子才是。
太要面子会带来情绪的过激反应,情绪的过大起伏在关键对话中是不利的;太要面子会让你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坚决不肯改变,最终措施了实现共赢局面的机遇;太要面子会让你失去风度,一分不肯妥协与拒绝道歉让互相失去了相互尊重的机遇,最终丢失了面子。
核心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最终赢家呢?赢家永远不是那个气场一米八盛气凌人的人,而应该是那个即便默默无声,但能将利益掌控在自己手中的那个。
3、拒绝沉默
关键对话中安全氛围的破裂有很多的原因,包括沉默和冲突两种主要形式。结合自身问题反思,我认为沉默是其中最危险的一种。
相比冲突过程中对自我态度的表达,沉默是一种无声的留白,让对方去猜测自己的情绪,这让对话氛围的不安全感失去了解决的方向,陷入死局。在诸多表达情绪的方式中,用沉默示威是最不聪明的一种方式,因为即便吵架都是一种沟通方式,然而沉默是在拒绝沟通。
拒绝沉默,即便没有想清楚想明白,也要想办法进行自我的表达,拒绝沟通的冷处理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因为没有人可以用自己沉默的威压让对方心悦诚服。
二、感悟与小结
对沟通技巧进一步了解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沟通其实是一个不断了解对方和发现自我的过程。面对沟通的理性程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内心的勇气。沟通双方的不断试探和不断深入过程让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公开,也越来越坦诚,这是一个良性的过程。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沟通,但我们喜欢与人心照不宣的感觉,因为那让我们感觉不孤独。但是心照不宣的前提是懂得,懂得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奏是相互沟通。那些拒绝沟通的朋友们拒绝的其实是一群想要懂得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