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叶飘萍
多伦多有个户外历史博物馆—黑溪拓荒者村,位于约克大学附近,是一处真实还原19世纪上半叶安大略省乡村生活的历史村落。一直都对民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的我,慕名而来。一走进村中就仿佛穿越时空,来到维多利亚时期。一幢幢古老的建筑,低矮的农舍,校舍、织布工坊、铁匠铺,还有远处小河边的磨坊,都让我有一种亲切和熟悉的感觉,吸引我每年都要抽空来一两趟。
去年夏末秋初的一天,村落中游客稀少,我得以与柜台后那位身穿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传统服饰的大妈攀谈。我告诉她,村落里的许多器物我都曾见过,有些还用过。比如那个纺线和织布的机器,讲到祖母那代人纺线织布做衣服鞋袜的艰辛生活。交谈间不经意间瞥见她身后架子上陈列着的日常生活用品、布匹等,竟让我想到小时候公社的那个供销社。若是柜台上再放一把算盘,买卖间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三下五除二报出数字,钱货两讫,交易完成。那情景,好像回到了我熟悉的那个年代。
我不知道电子计算器还没问世的时候,这里的居民是怎样算账的?可我从小就知道,算账要用算盘。上小学时,珠算是必修课,每天上学时都要带着一把算盘。爷爷家里有把半新半旧的算盘,略微有点磨损,这把算盘算是我的数学玩具,我用它在学校学会了加减法。
算盘的结构简单,由一个长方形木框和珠子组成,木框内的横梁把珠子分成两部分,上方的珠子为“天珠”,下方的珠子为“地珠”。每颗天珠代表五个单位,每颗地珠代表一个单位。通过上下拨动珠子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以及平方、开方等复杂运算。
那时我最喜欢的游戏便是在算盘上依次排列123456789,然后见几加几,拇指把下珠推上去,食指把上珠拨下来,连加三次,最后一次在末尾的数字上加九,那清脆的珠子碰撞声中,数字如流水般在指间跳动,当算盘上的数字变成967854321的排列时,一遍练习就算完成。我每次都是连打10个循环,每打一个循环,算盘都要清零。当算盘清零时,手指从上到下,迅速转动每一排珠子,那轻轻的一拨,所有珠子齐刷刷地回到原位,练习多了后动作娴熟、流畅。每当我的手指在珠子间穿梭时,那种噼里啪啦的清脆声总让我着迷。每次打完,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
有一次我在邻居家显摆,邻居爷爷看我孺子可教,又教会了我九九归除法和几个珠算数字游戏,例如凤凰展翅,几组数字相除后变成两边数字对称排列,这个比较难,练了几次后兴趣不大,就不再练了。邻居爷爷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当时年龄也不过50岁左右,单身一个人还带着个四、五岁的小孙女,我没事时经常会带着小女孩玩。听大人说,他以前在城里工作,不知犯了什么错误被下放到村里当保管。邻居爷爷不光算盘打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可能是因为“成份”的原因,他也不敢多教我,那时我还小,对学习的重要性浑然不知。后来看到影视剧里那些双手飞快拨打算盘的场景,心中不禁感慨:如果好好练珠算,是不是也能学到这珠算中的“武林绝技”,横行天下呢?
十七岁那年,算盘的叮当声伴我走进了工作岗位。进入银行后,算盘成了我每天工作的伙伴,崭新的算盘,拨一下清脆而响亮,珠子的碰撞声成了工作中独有的韵律。不知道领导是觉得我数学成绩不好,怕我算不了账;还是考虑到我近视度数太高,看不清数字,没有把我分到繁忙的一线会计岗位,而是把我分到了相对清闲的二线信贷岗位上。前面柜台上的会计员们,戴着蓝色袖套,手指灵巧地在算盘上拨动,仔细地核对着每一组数字,那种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令人陶醉。
那时提倡爱岗敬业,苦练基本功。行里经常组织珠算点钞比赛,但那是会计员和出纳员的事,和我们信贷员无关。信贷员只是每周做个统计报表,不须翻打百张传票。没有了竞赛的压力,我的珠算技能也没有得以提升。但我的同行当中却涌现出许多技术能手,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有的人凭借着精湛的珠算技能,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最后却迷失了方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珠算在我的人生中,不仅是一项技能,它还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七子之家隔两行,十全归一道沧桑。传统的算盘上框有24棵算珠,对应的是24节气,这下框是60个算珠,对应的是60年一甲子。小算盘蕴藏着大智慧,那方框圆珠代表着天圆地方,告诉那生意人,做人得正直。这上一珠当五,下一珠当十,这一五一十的意思,就是说人在算天在看。这君子爱财 ,那取之要有道。人生当如算盘珠子,有上亦有落,有增亦有减。不同的是,盘上数算得不对,还可以重启,人的路走错了,只会渐行渐远。
时光流转,我成了银行学校的教师,用过很大的算盘当教具,那种挂在黑板上的大算盘,虽然没有清脆的声响,但每一次拨动,都是对传统的延续。清晨,教室里噼里啪啦此起彼伏的算盘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催人奋进。我一直觉得那是我听到的最美妙动听的声音。
为了提高运算速度,适应比赛需要,那时我们学生使用的是改革了的算盘。算盘变小了,圆滑的算珠也变成了棱形,上方变成一颗珠,下方变成4颗珠。这样由于手指的波动频率较小,运算速度也大大提高。有天赋和勤练的同学,翻打百张传票快准的速度甚至超过了电子计算器,我们这个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也由于其过硬的珠算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从小到大,从上学到工作,我用过的算盘有10多个,爷爷家的那个旧算盘早已不见了踪影。工作时发的算盘还有几个在家里。后来多次搬家,那些算盘早已不见不知去向,但它依旧是我人生中一件重要的“老物件”。
如今算盘的计算功能几乎被淘汰,不过珠算背后的数学智慧,却从未退出我们的生活。在众多诗篇里,珠算是哲理的化身。神机妙算,精打细算,众多成语里,它不断闪烁着生活智慧的光芒。如意算盘、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这些从打算盘里衍生出的词汇和习俗,早已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离不开诗书,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则离不开算术。算法口诀和拨珠技巧,仍然是启蒙儿童智力的有效方式。感到欣慰的是在2013年珠算正式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算盘,承载着我的童年、我的青年、我的工作、我的教学以及亲情,当计算机逐渐取代算盘,时代的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算盘的那种独特魅力却留在了记忆深处。算盘曾伴我走过的每一段时光,都充满了质朴的美好。如今,虽然算盘的声音已远去,但每当我听到计算器的“嘀”声,我都会想起算盘陪伴的那段噼里啪啦的清脆岁月,想起曾经在算盘上流淌过的岁月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