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是我专注度最集中的一天。
让我快速地适应了这样的工作方式,调整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只可惜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出了很多单,而我们的小组还没有任何的动静,这实在是让人难受。
但是,没有关系,这只是第一天,并不能代表什么,翻盘的好戏是经常上演的。心态平和是关键,不能失方寸而让自个乱了阵脚。
近来,工作技能发生大幅度提高,这可从上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来看,领导频频的把任务给我来干,我可以真确地感受到这是有意为之。
这也让我时刻保持进步的步伐,人往往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才能成事的。
但也从侧面来讲,自己还欠缺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并掌握的事情实在很多。当然,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一点是可以保证的,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很自信的。
02
自我批评,更要自我表扬
有一点是要单独拿来表扬自己的,就是主持的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一直是我多年以来的痛处,口齿含糊不清不说,结结巴巴的,口头禅还特多,说话断断续续。
但是今天的表现可以用惊艳两个字来形容,进步很多,会后自己都感到惊讶的地步。
我们经常提到自我批评,这是让人持续进步所必须的修正方式,不偏离方向;但很少看到有自我表扬的,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表扬往往跟自大、自夸有关,是骄傲的体现。
但我认为,在适应长期没有掌声的成长累积阶段,适当的自我表扬,或者叫做自我肯定是可取而且是必要的。
很多人用自我暗示的方式,在心里或者大声朗读正能量文字段落,也是自我表扬其中的一种。
我们在影视剧里头看到的,在革命最黑暗的时候,战士们大声唱国际歌和抗战之歌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有机会下次还能主持,我相信一定会更好,因为有了这一次作为基础和培养出来的一点自信,不持续地进步那肯定是怪事。
03
何为大才,何为大智?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这是弘一法师说过的话,意思是说有才能的而性格稳重的人必定属于大才之人;有智慧而心平气和的人必定属于大智之人。这句话我一直都记住,并努力往这一方向刻意练习。
突然发现,现在的我心态更加的平和。更和以往不同的是,好像还多了一份成竹在胸气概,这应该是多年来不断积累下来的结果,已经产生了时间的复利。
读书,多读一些好书就可以逐渐培养这样的性格,几年的读书下来已经完全可以证明。虽然不一定马上见效,需要量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
当你每天都在持续的进步,达到一定的节点之后,就足以让我们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
还有,终身学习者好处多多呀。
04
处世之道,不即不离
每个人都喜欢跟优秀的人合作,但是与他们相处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而且还要符合人性。
我的上级是一位40来岁的中年大叔,做事严谨,爱好广泛;精通专业,又喜欢专研。
我则不拘小节,浅尝辄止;灵活多变,喜欢做减法。
两者风格是截然不同,到目前为止却相处融洽,合作甚欢,因为我们都把各自的特色发挥极致,不相冲突。
原因是我们都用同样的策略,我突然想起《菜根谭》里面一句名言,叫做:“处世之道,不即不离”。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我们的相处之道。
“处世之道”意思是:为人处世既不要同流合污陷于庸俗,也不故作清高标新立异;做事不应该使人讨厌,也不应该故意委屈自己讨人欢喜。
“不即不离”,就像浪和水的关系,同是一个性质,但表现形态不同,在相容的情况下,保持各自的样子。
不偏不倚的中庸,不应该是和稀泥、不讲原则,也不应该是平庸。
简单来说就是不近不远,这个距离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是不容易做到的。
今天,确实学到很宝贵的一课,这些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好多道理你得通过亲身经历然后才能悟出来的,继而融成精华,成为终身的智慧。
05
包容万千世界
在团队里面,还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比如,有些人总喜欢打一些小报告,给别人穿小鞋。
总感觉很不舒服,像头顶上的虱子一样,有时候让人痒的很难受,又不容易一下子把它揪出来然后处理掉。
当然,这样的情况到哪里都会存在,不太在意,危害并不大,只是时不时的让你难受一把。
我对这种情况,如果是在前几年,我一定会暴跳如雷,大发雷霆;可是今天,还像以前这样处理的方式是不太可能,我通常都会选择理性的包容。
一来是要保持良好的修养,至少在伙伴们心目中是这样;二来这是不可避免的,是常态,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没有必要得罪一些人而激化矛盾,换不来利。
好多事情,你越在意它,它越存在,而你不在意,它就自己消失,一点事也没有,它只是来刷存在感而已。
包容万千世界,是我学到的另一重要课题。看淡而不较真,是否跟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一比呢。
06
要听,要看,要感受
在我多年走过来,不断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我发现今天的我是最可爱的,我内心是这么认为的。
他有一种成熟感,但也有一份童真在里边,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又有一份每个人都想靠近的那种亲切感。
有一种很快就能融入团队那种适应力,又有一种很好的享受孤独感的优越。每天都可以很好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既能与世界和平相处,又能与自己和平相处。
一是我喜欢倾听内心的声音,尊重本我,很清晰地知晓自己什么是想要,而什么是不想要的。
二是我喜欢看,看书看世界,每天的阅读是一种刚需,假如问我失去人体哪个器官最让人难受,我会说是眼睛。它可是我了解和感知外面世界的最重要的窗口。
三是要感受,结合听和看后的感受,感知世间的冷暖,并产生同理心,学会站在对方的视角思考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听内心,看世界,感受天地。
这一天下来,突然触发这么多的开关。于是我赶紧把它们都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归档,然后放进灵魂深处的箱子里,以待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