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位老语文教师,毕业于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大荔师范学校又名“陕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是陕西省渭南地区设立的最早的一所新式师范学校。父亲于1964年毕业,其间因为“低标准”而休假一年。半工半读的贫苦日子使得父亲格外珍惜读书的岁月。
毕业从教后,父亲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读书习惯。记得童年时,家里日子过的虽然清苦,但父亲依然是村子里不多的喜欢读书的人。父亲喜欢读书,除了语文专业、教育专业的书外,父亲还非常喜欢读医学书,像《黄帝内经》《家庭医生》《药物学》等,都是父亲案头常翻常读的必备书。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文化学科,一定要把语文学好,学好了,一定会大有作为。”这是父亲和我常聊的话题。那时候,因为年轻,涉世不深,因而对父亲的话常常不以为然。到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才发现那些语文学得好的人特别吃香。他们常常凭借一支笔杆子直接从基层调入了机关,过上几年,个个都能混个一官半职。父亲年轻时文笔也非常好,只是可惜没有伯乐赏识。但他因为实干成绩突出,很快就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几十年一直担任基层学校校长。
“教语文的人更像儒家”,这是我读了《论语》之后的直觉判断。父亲的性格温良恭俭让,更像孔夫子门下的徒弟一样。据说《论语》里面的成语有115个,教几十年语文的父亲即使当校长也照样带课。因此,《论语》里115个成语父亲一定运用的滚瓜烂熟,而儒家的血脉精神自然也传递到了父亲的骨子里。
与其他当校长的老师不同,父亲是个典型的儒家,做学问的人,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卫风·淇奥》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形容父亲这样的人吧。父亲喜欢和文化人聊天,他们谈论学问时,而我则喜欢在一旁谛听,或多或少总能受到一些启迪。父亲常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里的学问深着呢!孔子是一个主张入世的人。”而我当时呢,对父亲的话理解不透,在读师范时,不知何故?却莫名奇怪地喜欢上了老子的《道德经》,一本《道德经》让我翻阅的稀烂。
父亲见我如此迷恋《道德经》,就对我说:“老子是主张出世的人,思想有些消极,不利于年轻人成长。你应该好好读下《论语》,对你的成长也大有帮助。”也许处于叛逆期,我却不以为然,辩驳道:“老子的学问深着呢!不要小瞧老子,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辩证法。”为此,后来在处理一些家事时,我常常和父亲发生了思想分歧。当父亲要争时,我却说让(不争);母亲气地说:“你们父子怎么说不到一块?”其实,母亲哪里知道:我们两人的师傅就不一样。为此,父亲有时就和孔老夫子一样,是个一根筋到底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我呢,把什么事情都看得淡,大概是直接受了老子的重大影响。
以上是父亲儒家的一面。不过,父亲虽然不是道家,但却信奉医学。父亲从年轻时就开始购买医学书,一直到七十多岁还购买不断,可见父亲也是一个医学迷。父亲学医学主要是为自己治病,也为我们治病。
父亲说他年轻时身体不好,主要是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吃的。当时,红薯、野菜一直是家里的主粮,一年到头很少吃白面馒头、大肉等,身体着实受了亏欠。因此,毛病就多。为了解决身体毛病,父亲就发扬了爱学习的好习惯,从医学书里寻找健康的答案。
“知识就是力量”,父亲常常拿医学书里的知识教导我们,让我们从小养成了讲卫生、防疾病的意识和习惯。在对待剩饭剩菜的问题上,父亲坚决主张不能吃隔夜饭菜,而母亲因为节俭的习惯,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结果弄成了慢性肠胃炎。父亲因此生气地说:“吃五谷,生百病;但有些病,完全可以预防,‘上医治未病’。人最可怕的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父亲的话像鼓槌一样敲在我们的心上,至此,我们更加重视医学知识,不当无知的糊涂人。
最近,从网上看到了一段话,非常精彩,是这样说的:“身体是固定资产,健康是银行存款,疾病是金融危机,死亡是彻底破产。”默默地摘录下来,也算是对重视医学的父亲的一种默默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