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植物人五百多天以后,学东哥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创造奇迹,抛下年迈的父母和正在读书的子女,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他是在工作时间突然倒下的,失去知觉后,接着被送往医院抢救。虽然请来了市和省大医院的知名专家,而且基本上也没有耽误时间,但在顽固的病魔面前,现代医学有时候也束手无策。
学东哥是我本村也是本家的大哥,比我长一岁,我母亲是他小学一、二年级时候的老师。学东哥的父亲,我得叫四大爷,在县二中当老师,后来也成为我的老师。因为这些缘故,我们自小就很熟悉。他小时候学习很认真,可以一个人呆在屋里读书、做题一整天,而不跑出去疯玩。这是老师眼中典型的好孩子,也是母亲经常提起,并让我学习的榜样。
八十年代末期,县里招考干部,由于机会难得,加上读到大学毕业还得几年时间,而且家里也没有什么背景,学东哥就中断了高中学业,成为一名乡镇工商所的干部。最初的工作,是从街头集市收一、两毛钱的工商税开始的。后来,有几次在镇上及村里见过他,头戴大盖帽,身穿灰色制服,很神气。其实,在基层工作很不容易,衣着光鲜的背后,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
学东哥诚实本分,为人仗义。朋友、同事家里有点什么事,他总是慷慨相助。一提起他,大家没有不赞成的。那个年代,在基层工作,想打开局面或促进工作,很多时候要借助酒这个媒介。于是,不会喝酒的他也不得不开始学习喝酒,很快,“人品好、酒风正”成了他的两块金字招牌。
在乡镇工作多年以后,学东哥终于到了县里,担任县局领导职务。由于再往上晋升,职位更少,矛盾更突出,为顾全大局,有一两次,他还把不多的机会让给了年长的同事,自己则多年未动。可是长期以来对身体的透支,导致疾病突然爆发,在做了一个手术之后,他戒酒了。这些年,我们各忙各的,虽然见面不多,但也经常电话联系。两年前,我到县里,专门约他吃饭,席间他滴酒不沾,因为知道他的情况,我也没敢劝。他说,要搁以前,你这点酒量,几个人加起来也不是我的对手!
人生无常。这几年,陆陆续续,我初中的同学竟然已走了好几位。一位在打篮球时发生意外,一位移民澳洲的同学,晚上突发心肌梗塞。我在同学群里说: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到。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尽量别留遗憾。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读初一的时候,四大爷是历史老师,我是历史课代表。为了不给他丢人,我就暗暗努力,成为班上历史成绩最好的几个学生之一。四大爷知识渊博,上课时常常旁征博引,令学生们十分佩服。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尤其是用钢笔在蜡纸上刻画的字,油印出来以后,遒劲有力,屈铁断金。现在想来,这还都是其次,四大爷最大的成绩之一,其实是培养了学东哥,自小言传身教,把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交给社会。
随父母去看望四大爷、四大娘。四大娘仍然没有从丧子之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几度哽咽。我们安慰说,别太难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反正已经尽力了。四大爷倒是很达观,他说,我们得撑住,还有小辈在呢。不能说儿子走了,日子就不过了。
四大爷说,我现在经常劝慰自己:越是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往往英年早逝。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每天殚精竭虑,操多大的心!比如郭嘉,太聪明了,每天得比别人多琢磨多少事啊,才智透支啊!还有那谁谁谁……
时空倒转,眼前的老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我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历史课堂。
学东哥当然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郭嘉。但当老人的能这样想,当然很好。
四大爷说,我发现了,人的生命就像火把,大小都差不多,燃烧得越旺,熄灭的就越快。所以你们年轻人啊,千万不要透支生命!有能抗一千斤的力气,抗八百斤就可以了,要留有余地。
李商隐写过一首《昨夜》: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我想,如李商隐一般,总有一些人并不在乎春天的短暂,而会惋惜春天来得不够热烈。就像蜡烛,如果烛心的杂质偏多,烛房就会变小,但燃烧时间会更长。相反,比较纯净的蜡烛,烛房就会变大,燃烧就会轰轰烈烈,当然燃烧时间会更短。以哪一种方式燃烧,很多时候,是可以做出选择的。
四大爷说,我作了一副对联,描述我们家的情况:
上联是: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少年丧父,痛何如哉!
下联是:祖辈创业,父辈盛业,孙辈兴业,继往开来!
(下联大意如此,当时没有记清楚)
老年丧子,是针对我们老两口说的;中年丧夫,是针对你嫂子说的;少年丧父,是针对孙子辈说的。下联呢,祖辈创业,是从我这里说的;父辈兴业,是指你大哥;前面两辈人开创的局面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孙子辈一定会继续兴旺发达!
能这么冷静、辩证地看待家庭的不幸,同时还能保持乐观主义心态,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四大爷夫妻年近八十,均耳不聋、眼不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愿他们健康长寿!
也请学东哥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