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为什么常常焦虑?

【原文片段】

我们会给自己本职工作很投入,但业余时间几乎被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占据。惊醒之后,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会油然而出,内心渴望发生改变。毕竟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个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一阵忙碌之后,我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也没有看到任何变化与转机。那种对独特优势求而不得的心情,就像一个孩子面对喜欢的玩具却无法拥有一样。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刻看到效果。焦虑的本质: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这种原因不完全来自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

我们的人类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原文转述】

我们的对自己本职的工作很投入,但业余的时间几乎被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占据。惊醒之后,才会自己什么事情也没有做,生活没有多少进步起色。晚上想千万条路,白天一条路。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里,人类的安全感来自某个独特的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个人的安全感来自做擅长的事情带来的确定性,对不擅长的事情就会显得无足无措。

忙碌之后,对自己不能在独特优势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常常会有变得失落和落差感。

焦虑的本质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刻看到效果。欲望大,能力跟不上,现实对梦想之间的差距,让我们对事物缺少耐心。对短期没有拿到结果的事情,不想花时间去保持期待。

出现这种原因,来自我们人类天生的属性:避难趋易,急于求成。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原因,所有人 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忽视长期的价值,短视的结果。

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刻看到效果

【个人经历】

这段例子,想起来上班时,准备考会计证失败的那段经历。

我渴望上班的和同事一起忙碌的氛围,顺便赚个生活费。

刚开始工作时,对工作热情度很高,每天也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可是,当我写作、考会计和工作的时间冲突时,我很焦虑。

因为写作早已成为我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每天都需要给自己足够时间去写。好像写作了才觉得一天的生活没有被浪费掉。

考会计这件事,我曾经花费了半年的时间在做这件事,放弃它的沉没成本又比较大。更何况,会计考试截止日期也是越来越近了。我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做做足会计备考计划。

我喜欢写作,那是因为做这件事,我觉得自己有这个独特的优势,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我很享受写作带来更多的优越感。

婚礼行业的自媒体运营,全新行业那些不擅长的东西,你得想办法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发挥出来,我得花时间去研究如何让公司的曝光流量更大,如何让自己更快熟悉婚礼业务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问题,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花时间去找到答案。

对于不擅长的东西,比如,会计科目还么学完马上要考试,公司账号刚刚起号特别重要,自己特别的优势又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来,写作又不想间断,这些事情无限制拉扯我的时间和精力,我显得手足无措。

为什么会焦虑?

因为我想写作这件事我做了5年我不想放弃,

因为我想好好工作,毕竟你上班就得凸显你的价值,为公司提高业绩目标,

因为我想考个会计证书,那是我花了大半年学习的沉淀学来的知识,只盼自己能够一招取胜。现在放弃的话,相当于否定了半年的全部时间和精力。

独特优势无法再工作中凸显出来,想要提升的东西有不能得到明确的保证,工作中业绩备受考量,所有的不确定性、无安全感,各种情绪让我陷入了焦虑。

最主要的因素,来自我想立刻从工作中体现我的能力。我想立刻从写作中看到效果,我想从工作中得到别人的夸赞,考会计证那是过去一年的选择,是个提升我学历认知的机会。

焦虑不已的原因:我想要的东西太多了,我想要做好的事情太多了。

时间也就这么多,时间也是有时间成本的,你做了这个,那个就做不了。

现实给你重重一击。

果不其然,会计考试失败了,写作也变得并不是非得天天写,把在上班时间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

当我给生活做减法后,时间够用了,效果反而更好了,焦虑的情绪慢慢变少了。

【行动指南】

《纳瓦尔宝典》曾说:欲望是我痛苦的根源。我的目标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尽量不让自己对生活有一个以上的欲望。你选择了欲望,其实也是自寻烦恼。

可见,相较与做一些不是自己百分一百想要做的事情,努力挑整自己的欲望更重要。

每次的焦虑时,多问自己一句,当前所有的事情中,什么事情是非做不可的?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

我想,反复跟自己灵魂和内心交流,我们会主动筛选出答案。

直面焦虑的 方法,不是逃避,疲于周旋各种焦虑事件,而是选择那个最重要的事情,优先去做,认真执行。

所谓的焦虑,在行动中不攻自破。

同时,我们不要对你做的事情过于期待,允许自己的失败、承认和接纳不足,保持足够耐心,一定可以从焦虑深渊中重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