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
孙坚(155年-191年)为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少为县吏。他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
孙坚的长子孙策为继承父亲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兴平二年(195年),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想到那里开辟一个新天地。
他得周瑜等人相助,逐刘繇,降王朗,杀许贡。196年汉献帝迁许都以后,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199年,孙策击破庐江太守刘勋,吞并其部,并取得豫章郡等地。孙策占据了扬州的会稽、吴、丹阳、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大体上统一了江东。建安五年(200年),他出游打猎,被许贡门客刺杀身亡。
孙策死后,孙坚次子孙权被东汉朝廷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士民存有异心,因此孙权最初长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他在张昭、周瑜等的辅佐下即位。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有扬州、荆州、交州,人口二百三十万,吏三万,兵二十三万。当时困难有,一是对付山越,二是在巢湖地区抗拒曹魏的压力。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险阻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孙权与山越进行过多次战争。234年诸葛恪率军进攻丹阳山越,经三年围困,山越十万人出山投降,其中四万丁壮补兵,余下的成为编户。孙权统治的几十年中,山越人大体与汉人趋于融合。赤壁之战后,曹操军屡攻合肥地区,双方互有胜负。
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听了三遍《三国演义》,才把人物的关系理明白。三国是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