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分享的文物叫“马龙佣”,哦,不对,应该叫“彩绘陶髯须武官佣”。该佣诞生于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约公元934-965年,出土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赵廷隐墓。其实,有些朋友之前应该从马龙的微博或者网上其他渠道看到过,这件陶俑双手交叠,面带微笑,就是因为形似“马龙”而出名。
公元907年和公元934年,王建和孟知祥在成都先后建立帝业,史称前蜀、后蜀。前、后蜀时期,成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达,时人誉为“天下之富国”。
公元907年唐亡,王建据蜀称帝,史称前蜀。前蜀疆域为四川大部、陕西之南、甘肃之东南及湖北西境之地,面积位居十国第三。
唐末大乱,王建掌握蜀中实权。公元897年,兼并东川(今四川三台)。公元902年,据有山南西道(今陕西汉中一带)。公元903年受封蜀王。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称帝。立国之初为政虚心纳谏、选贤用能、整顿吏治、劝课农桑,继承唐代典章制度,蜀地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公元925年为后唐所灭。
永陵是前蜀(902-925年)开国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区,是中国现存最大、墓室建于地面的地上陵墓。其中的王建石像是我国唯一从帝陵出土保存至今的古代皇帝真容雕像,与历史文献记载的王建相貌相当一致。
公元934年,因后唐政局发生变化,孟知祥称帝自立,史称后蜀。后蜀疆域较前蜀略小,面积位居十国第四。后蜀广正十三年(950年),孟昶(chǎng)于羊马城头遍植芙蓉,“每到深秋,四十里如锦,高下相照”,成都自此留下“蓉城”美名。
和陵是后蜀(934-965年)开国皇帝孟知祥(874-934年)与福庆长公主(约872-932年)的夫妻合葬墓,位于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南麓。
唐五代时期,成都远离兵戈,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稳定发展,吸引了大批学者文人、百业工匠入蜀,为成都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之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交流,文化艺术更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五代时,成都地区歌乐宴饮之风深植朝野,“村落闾巷之间,弦管歌声,合筵社会,昼夜相接”,后人称成都为“音乐名都会”。
永陵出土的二十四伎乐石刻和赵廷隐墓出土的大批彩绘伎乐俑是五代成都宴乐之风盛行的体现,前者是一支完整的宫廷乐队,后者则是贵族的家养乐队,都体现了唐代以来雅乐的不断繁盛、汉式乐器的传承发展以及汉乐与西域舞乐的融合。
咱们此次介绍的彩绘陶髯须武官佣,出土于赵廷隐墓,而赵廷隐则是后蜀时期一位有名的开国功臣。赵廷隐(884年—950年),五代甘肃天水人,后蜀开国功臣,官至太师、中书令,封宋王,谥号“忠武”。
初为后梁裨将,王彦章兵败身死,赵廷隐与张汉杰等一起被后唐庄宗李存勖(xù)所擒,随后随孟知祥入西川。
赵廷隐拳勇有智谋,孟知祥麾下无人能及,累功至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汉州(今四川广汉)刺史、上柱国、充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
长兴元年(930年)底,率军扼剑州(今四川剑阁),破后唐石敬瑭军,遂为昭武军(今四川广元)留后。次年,东川节度使董璋(zhāng)入侵,赵廷隐任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率领三万大军攻入梓州(今四川三台),杀董璋,以功为保宁军(今四川阆中)留后,镇领阆、果、蓬、渠、开五州,随后升任节度使。明德元年(934年),任左匡圣步军都指挥使。
后蜀高祖孟知祥去世,与赵季良等受诏辅政。后蜀后主孟昶立,加兼侍中,为六军副使,晋升太傅,国有大事,就第问之。李仁罕、张业获罪身死,赵廷隐申请退休隐居,官至太师、中书令,封宋王。广政十一年(950年)去世,谥号“忠武”。
2011年4月30日,历经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一座坐落于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一组大型竖穴砖室墓,在沉睡千年后,重见天日。
该墓葬主体部分为一个长15米、宽18米的大型墓室,内壁全彩绘,至今仍可见凤鸟、卷云图案。出土文物中,除不少陶俑鎏金外,有10多件全彩绘的伎乐俑组合,组成了一支完整的宫廷乐队,展现了达官贵人歌舞升平之乐。
考古人员说,这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发现的最为精美的陶质伎乐俑组合,堪称五代时期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
一份全新出土的近3000字的墓志铭,确定了墓主人的显赫身份:五代后蜀宋王赵廷隐。
该古墓的出土,成为继前蜀王建墓、后蜀孟知祥墓后,五代墓葬考古的第三大发现。
四川地区已发现有明确纪年的五代墓不足10座,且大部分盗扰严重,该墓的科学发掘丰富了本区域五代墓考古资料。赵廷隐墓结构特殊,是研究五代时期该区域建筑技术及对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材料。墓葬出土器物器型丰富、特征明显,可作为今后判断五代时期墓葬的重要参考;出土的文吏俑、武士俑高大精美,对于研究五代时官服、甲胄制度意义重大;出土的20余件伎乐俑色彩鲜艳、神态各异,手执陶质乐器,是迄今西南地区发现的最精美伎乐俑组合,且其中部分俑所着服饰有典型的异域风格,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五代女性服饰、五代音乐史的宝贵材料;出土庭院功能分区明确,且墓主人像置于其间,极可能是仿墓主人生前住宅而制,可助研究五代建筑结构及建筑史;墓中出土地轴、雷公俑、鸾鸟等神怪俑,置买地券于墓中,且在棺台附近发现水银,这些现象可助于研究五代时期宗教与丧葬的关系。另外,墓中壁画是研究五代时期绘画艺术的宝贵资料。
因此,该墓葬的发掘对研究五代时期该区域墓葬制度、建筑、服饰等生产生活技术、音乐绘画等艺术史、区域间文化交流及宗教思想都有极高价值。
参考资料:
1、《成都之家》http://forum.xitek.com/thread-1620236-1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