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楼,在这里不是一个环卫术语,而是销售术语。
扫楼,是指从每个楼层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拜访,直到将每栋楼所有住户横扫一遍,这种强悍的地推模式常见于推销保险或信用卡。
今天看到一位朋友发的微博,提到了坐在办公室被“扫楼”推销。如此情景,甚为熟悉,直接将我带回了刚毕业的日子。
当时我还没见过“扫楼”这种情景,那时还在公司入职没多久,看到几个背着满满书包的大学生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办公室,就近开始卖东西,所以还甚为好奇。
有一种概率是,我就是他心中那个就近的人。作为一个平常走在街上只要有学生兼职发传单从不拒绝的人,我不忍粗暴地拒绝这个只比我小一两岁的学弟。
尽管我再三清楚地表示我不需要,现在是上班时间,请不要打扰。但我发现,只要我展露一点微笑,他就仿佛抓住了机会,开始了下一波攻势。当我开始提高音量,面露不悦时,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小子跟我说了一句现在还记忆犹新的话:
“哥,就给我30秒时间!”
然后迅速从包里翻出了他的货物,从鞋刷鞋膏到干洗液,从牙刷梳子到防治脱发膏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的包装不到。
当然结果是,于我没有任何吸引力。而如此亢奋的推销表演,仅仅发生在不到一分钟之内。办公室的老同事们似乎早已见惯,领导也是慢悠悠地笑着将小伙子恭维出去。
我对这些大学生们尚显稚嫩的推销技巧没有好感,但对他们的无比热情和强悍执行力印象十分深刻。
这种强悍,到了什么程度?
基本可以超越80%的正式工作的成熟销售。
哪来的自信,是他们包里的产品很给力吗?当然不是。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强烈的兴趣,但我得到的答案并不怎么让我开心。
我不相信是什么青春激情年轻无敌,激发了他们如此“斗志”;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励志鸡汤,已然食之无味。
能让一个已经具备成年条件的准大学毕业生,如此疯狂地投诸于卖地摊小东西,只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欲望,一个是恐惧。
面对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机会,一个成熟的商人,会猛然展露出狮子般的激情,因为机会来了,他能一口吃掉难得的猎物。但这需要的不只是肾上腺素迸发的勇气,还需要具备深邃的商业洞察力。
我不太相信这些向我推销鞋刷的学生们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我的答案很清晰,更多的是因为恐惧。
因为对十二年学生生涯即将结束的恐惧,对已经近在咫尺却依然云里雾里的毕业前景的恐惧,对二十多年习惯了当“消费者”享受服务转变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不适的恐惧。
因为迷茫,所以恐惧;因为恐惧,所以疯狂。
大学生们其实也很清楚自己的软肋,那就是长时间处于校园,与真实的社会距离太远,没法做到了然于胸。
因此,既然我缺社会实践经验,那我就去补;既然我书生气太浓不懂人间烟火,那我就去体会去磨砺。
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操作上尽是bug。
选择尝试“销售”,可以,因为销售的门槛相对较低,容易入手,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销售的水很深。
尝试“销售”无疑是非常锻炼人的性格,这与传统印象里的内向外向没有任何关系,销售真正的功底考验,在于对人性的把握。所以毫无疑问,顶尖的销售几乎都是成熟的“心理学家”。
问题是,以“扫楼”方式尝试销售的大学生们,真的能得到预想中的能力锻炼吗?
也许可以锻炼到体力和承受拒绝的能力。
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慌不择时,饥不择食,不该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让你爹妈供养了22年的成年人做出的选择。
当然,这与某些公司利用大学生这种心态进而从焦虑的大学生身上赚取廉价劳动力的算盘逃不脱干系。
比如大学里曾经一度风靡的“创业大赛”、“推销大赛”,除了满足了大学生焦虑的安全感和商家的小算盘外,拧干了能有多少坚实的质地?
如果一个商业项目能轻而易举地通过比赛这种形式评出优劣,那这个世界可真的就简单多了。说句很现实的话,很多商学院的毕业生们,论真正的商业素养,是远远不及你早年辍学自己做生意的小学同学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大学生们,真正应该树立起骄傲的地方在于,学会做选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认清自己的特点,这样面对未知的变幻,才不会惊慌失措。
刚毕业的学生,毫无疑问是职场上被压榨的菜鸟。对于绝大多数人,很难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到曾经寄予的意义,因为工作本身就不负责给你提供意义。
工作只是一种途径,是一种“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条曲折路上可供前行的坚实媒介。你不能指望路旁的一朵野花、一棵大树来回答你这条漫长路程的意义,甚至当自己走完全程,也不见得就明了意义。
但是庆幸的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与侧身经过的一朵野花、一棵遮阴树的际遇,发觉到实实在在的美好,而这一路断断续续的美好,才是最该被珍惜和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