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我观察这个世界的放大镜,读书是我观察这个世界的显微镜”,这句话是我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突然悟到的。这句话表明我是一个人“好奇心”极强的人,我想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我想知道社会运行的规律,我想知道宗教带给一个人的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中国从古至今究竟有怎样的演变,我想知道……太多太多。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份“好奇心”驱动着我不断阅读,因此我阅读的书籍是比较杂的,小说,宗教,经济,心理,管理,成长,励志等等。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关于读书的重要性今天暂且不讨论,因为我认为这无必要,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自然不会打开这篇文章,写了他也看不到,而对于一个同频的喜爱读书的小伙伴来说,大谈读书的重要性是很空洞的。所以我只想表达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思想,关于读书的几点思维上的认知升级。
01.从追求“阅读速度”到追求“理解速度”
曾经的我迷信快速阅读,我想知道为什么樊登可以用两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完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并且理解的那么透彻,我想知道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如何做到一分钟读上千字,于是我看了一本东尼博赞写的《快速阅读》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方法,教你如何一目十行快速阅读,当我尝试着使用书中讲的方法的时候,我发现虽然速度是提高了(有一部分心理作用,这种阅读速度终究不是常态),但读过后大脑里啥印象也没有,这种读书效率对我而言吸收效率是及其低下的,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我果断放弃这种方法。
当我刻意追求阅读速度的时候,我损失的是对内容的理解,没有给大脑充分思考的时间。所以为了增大我对内容的吸收效率,我又从李笑来老师那里学到了另外一种阅读方法:只字不差的阅读。大家别以为只字不差的阅读很简单,其实能够做到只字不差阅读是很困难的。当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能花费一个小时只字不差的阅读,我认为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的能力。
于是我试着“只字不差的阅读”,当我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的读书速度竟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每分钟看四百字左右,现在可以每分钟看七八百字(有些需要细细研究的书除外),这是什么原因呢?估计大家会认为是我长时间的刻意练习,“阅读速度”加快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此言差矣。
其实不是我的“阅读速度”提高了,而是我的“理解速度”提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知识的积累是有“复利效应”的,当一开始你脑袋空空的时候,看什么都觉得,哇!作者讲的太棒了,真乃神人也,赶快拿个小本本记下来,或者他的某句比较有哲理的话你会在脑子里思考很长时间。这些,都会使阅读的速度下降。但随着你积累的多了以后,其实观点就那么多,见怪不怪,有的概念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只是换了个表述方法而已,因为你以前思考过类似的,所以当你看到一些新概念的时候,需要认知的负担就会下降,理解速度就会加快,时间被充分的利用了,因此“阅读速度”也就提高了。
所以我想表达的我第一个观点是:我们要追求“理解速度”,而不是“阅读速度”,前期的积累很重要。九土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期看似很慢的积累少不得。在这个意义上讲,慢就是快。何况读书的过程是愉悦自己,那么急躁干啥呢!
02.从追求“读书的快感”到追求“学以致用”(从追求“读书的数量”到追求“读书的质量”)
有用,有用;没用,没用。不是没有用,而是你没用,所以没有用。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以致用。
什么?你没跟我开玩笑吧!读书竟然是要用的。是的,读书就是要使用的。
以前的我认为读书嘛!无非是写写作文,积累点素材。无聊的时候拿出来翻翻,消磨一下时间罢了。在高中之前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没上大学之前我读过的书屈指可数。
大学之前,我生活在父母身边,生活中除了玩,就是学习。能读书了解一下书中的思想就不错了,还要使用,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但是到了大学,到了社会上,我发现自己需要提高的有太多了。思想匮乏,到了读书会上没有什么“社交货币”可以分享的;沟通欠缺,不能很精准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聆听有问题,听不懂别人语言背后的意思;不会打扮,形象气质老土;社交礼仪不懂,得罪别人还不自知……这些都是以前应试教育里面没有教的,甚至父母从来也没有教过我们,但,这些都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能力”呀!
没有,怎么办?当然“阅读”呀!读书是成本最小,成长最快的方式。
为了改善我的沟通模式,我阅读了《非暴力沟通》,里面讲到的沟通的四步非常棒: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当我能够把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时候,这本书才算真正读透了。
试想一下,有两个人,一个人每年读100本书,但都是度过之后就放下了,没有下一步。而另外一个人每年只读10本书,但是每读一本他都能够很好的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通过读《非暴力沟通》改善了自己的沟通模式;通过读《超级个体》让自己的生活变得高效;通过读《经济学讲义》让自己了解了经济学,懂得合理配置资产,懂得什么时候做何选择价值最大。试想一年之后,三年之后,五年之后,他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我想第一个人还是浸泡在自己的知识海洋里,享受其中无法自拔。而第二个人已经凭借使用知识让自己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知识的使用同样也可以升级我们的认知,使用知识便是“输出”,用“输出倒逼输入”。用行动去检验“认知”,形成更高级的认知,再通过更高的认知升级,指导我们高效行动,形成正循环。
03.从“抽出大块时间阅读”到“碎片化阅读”(从“纸质书阅读”到“电子书阅读”)
以前互联网不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或许能做到每天抽出两三个小时来阅读,但是在当下这个注意力经常被打断的时代,抽出大块时间已经不太可能。那怎么办呢?当然是要学会另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了。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惊讶了!什么?你竟然叫我碎片化阅读,你这个人太不尊重知识了。难道阅读不应该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吗?首先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最好是书房或者图书馆。然后把手洗一洗,小心翼翼的翻开每一页书籍,不然书籍就会被摸黑。最后在摆上一圈蜡烛,放上一些花朵。做完这些动作再开始阅读(有些夸张),这才是我们对知识应有的态度嘛。
呵呵!也许你做完这些动作之后,你的注意力已经被耗尽,读书的时间反倒没有多少了。那我认为呀,要想真正快速获取知识,就得打消对知识的这种敬畏。首先从知识的产生来看,知识的产生是一点点生长出来的,而且知识也会过时,有的知识甚至是“有毒”的。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迭代我们的认知。其次,从知识的获取结果来看,我们看过一本书,背诵一篇课文之后,留在我们大脑里的就是片段式的呀,也许一本书就给你留下了一个观点,一篇课文你就记住了一句话。最后,当下这个大时代下学习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也是最高效的。我们不应该被传统所束缚,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也许,你一直崇尚要抽出大块时间阅读,可你从来没有付诸行动,你很鄙视那些不敬畏知识的碎片化学习的人,但殊不知你鄙视人家的时候,人家早已通过碎片化学习,系统化思考甩你好几条街了。
04.从“只读书”到“读自己,读世界,读众生”(从“只吸收书中内容”到“跟作者一起续写内容”)
在这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书是谁写的?废话,这还用说吗?当然是“人”写的了。没错,所以的书都是人写的。
那我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写出来书?他的内容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就有点深刻了,嗯……作者通过向别人学习得来的知识和基于自己亲身的经历写出来的。没错,作者是人,他的内容是像其他人学习和自己感悟得来的。
那我再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既然人的知识是跟人学习来的,那世界上第一个人他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嗯嗯……是通过观察这个世界得来的。没错,人学习的素材来自于世界,来自于宇宙苍生。伏羲何能作《八卦图》?文王何能演《周易》?仲尼何能作《春秋》;老子何能写出《道德经》呀?答案是他们通过悟道,直接跟天地学习,因而感悟出不朽之作。
好吧,不吊大家胃口了。既然知识是跟人学习来的,人又是向这个世界学习来的。所以我们为什么只懂得向作者写成的“书籍”学习,而不直接向人学习,向世界学习呢?
所以我认为读书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读人写的书,消化吸收别人可以写出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学时能力。
第二重境界:读人,人是一本活着的书,见谁就读谁,利用吸星大法,直接将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吸收过来,化为己用。将自己化为千年老妖。
第三重境界:读自己,读世界,读宇宙苍生。通过不断“感悟”“觉察”,与自己链接,与世界链接,与宇宙苍生链接。直接化为神人,羽化而登仙也。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三重境界有没有感觉“玄之又玄”,哈哈,其实一点都不玄。我举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中世纪的基督教,马丁路德金还未宗教改革之前,人们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必须通过神父教皇,底层大众想要跟上帝链接,那你得给教会点好处,因此才有了所谓的兜售“赎罪券”,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看不惯了,我才不信你们那一套呢?看看你们自己那个样子吧,一群贪污好色之徒,整天欺骗老百姓,就你们还充当跟上帝之间的“桥梁”,我呸,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此以后,人们只要想跟上帝沟通,只要心诚,就可以做到呀,这就是“因信称义”。我既然能直接跟上帝沟通,为什么还有花钱买“赎罪券”呢!
举这个例子是想让大家看到,只有我们想获取知识,根本不需要浮于形式,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获取知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体悟,一样是一个大思想家。知识本就源于生活,最终也将用于生活。这就是“读自己,读世界,读众生”。
好,可把这篇文章给写完了,最后我送给大家我最新的一个感悟吧!
读书就是跟自己,跟别人,跟世界跨时空“社交”,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认清我们自己,也不断认清这个世界。也许,当你真正认识你自己的时候,便认清了整个世间。
by~笋鹰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