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红楼梦》,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对书中的人物,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重读《红楼梦》,可以从中看到一个个生动立体的灵魂,窥探出人性的至善至恶。
人性至善--刘姥姥
学生时代看《红楼梦》,对刘姥姥印象很是深刻,但却不是什么好印象。觉得她是一个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农村老妇,“老刘老刘,饭量大如牛”让儿时的我看到了一个粗鄙的老妪。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是红楼梦中的笑点所在,就连“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词组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没见过世面。可成年之后再看刘姥姥,却越来越觉得其实我们每一个普通百姓又何尝不是一个刘姥姥呢?随着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才看懂了她身上寄予着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统筹计划安排,还有那份最原始的善良和有恩必报的美好品质;才渐渐发觉刘姥姥善于沟通,智慧通达,高情商的说话方式,洞悉世事的过人之处。这要从刘姥姥的三进大观园说起。
一进大观园:
刘姥姥之所以要进这大观园,是因为家境窘迫难以为继,女婿又束手无策借酒消愁。在刘姥姥的提醒之下,才想到要去贾府“打秋风”。但身为家中顶梁柱的女婿王狗儿竟然拉不下旧日脸面不肯去,所以这个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到刘姥姥头上了。刘姥姥是个敢想敢干的人,不找借口,想到就去做,她也想得很开,“到还是舍着我这老脸去碰一碰,有些好处大家都有意,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打定主意之后,立马出发,第二天就去贾府求助。她的这种敢想敢做、不怕丢人的心态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不论对方多么显贵,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心态平和地坦然面对才是大道理。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一路小心翼翼、卑躬屈膝,唯唯诺诺,辛苦赔笑脸。好不容易找到了周瑞家,通过周瑞家的介绍引荐终于来到凤姐的屋子。由于太过激动,差一点把遍身绫罗的平儿当成凤姐下拜。无论是从岁数还是辈分来说,刘姥姥都高于凤姐,只不过地位悬殊、贫富差距,一把年纪的刘姥姥给凤姐下跪磕头,真是“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先是讨好周瑞家的,然后又在王熙凤面前下跪说各种好听自贬的话,但自始至终她的态度都是坚定明确的。精明世故的凤姐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派人先去请示了王夫人后,这才勉勉强强将给丫头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送给了刘姥姥。
古语云:君子不食嗟来之食。但对于刘姥姥而言,让一家人渡过难关,活下去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面子什么都不是。当然最终她被王熙凤施舍了20两银子。而正是这20两银子,解决了他们家一年的生计,并且开启了小杂货铺的营生,日子终是渐渐好起来了!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成年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各有使命、各有修行。
二进大观园
由于一进大观园之时,凤姐赏的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一家得以度过难关。所以第二年夏天,新鲜的蔬菜瓜果一成熟,刘姥姥就装了满满一车,给贾府送过来。这次入贾府,带了不少土特产比如枣子,倭瓜,野菜等。她心想,姑娘们天天吃山珍海味也吃腻了,吃点野菜换换口味。被贾母留下在园中小住了几日,刘姥姥在贾府做客的这几天中,凤姐和鸳鸯,两人一唱一和,为了讨贾母的欢心,特意捉弄刘姥姥。
丫头给贾母进花,凤姐故意打趣刘姥姥,让其出丑,给她戴了一头的花朵,五颜六色,惹来众人大笑,刘姥姥却说:“我年轻时也爱花爱粉,如今老风流才好。”
在园子里用饭,明明知道鸳鸯和凤姐捉弄她,还是煞有介事的说了“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的俚语,化身“开心果”,给众人增添了多少笑料和情趣,惹得一众贵族小姐们开怀大笑。刘姥姥呢心知肚明,却看破不说破,只是极力配合。事后鸳鸯向其道歉,还无比通透豁达:不过是逗老太太乐一乐,我若恼,就不说了。刘姥姥知道富贵人家不缺钱,缺的是一个插科打诨,让他们放松娱乐的丑角,于是她自然配合,以自己的乡野见识,给贾母讲故事,并且敏锐地捕捉到了她对什么话题感兴趣,这里就显出了刘姥姥对于人情世故的见地,的确高情商。
宴席之上,贾母要行酒令。身为文盲,从未见过此等风雅事情,却并不怯场,反而大大方方地行酒令,还说出"大火烧了毛毛虫"等搞笑段子,都是农村人的本色出演,让贾府上下都笑弯了腰。
在这样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豪门显贵环境中,刘姥姥并没有自惭形秽、心灵受伤,相反以超高情商,从容化解,用刘姥姥的话说,“把一辈子没经过、没见过的都经历了一遍,死了都不冤。”
刘姥姥很清楚这些养尊处优的小姐太太看不起自己,但她自动众人对她的轻视和戏耍,反而心存感激:“从老太太到姑娘们,都这么怜老惜贫的照顾我。”用积极正面的眼光,不妄自菲薄,亦不自寻烦恼,不把人想得太坏,心怀善念,身心自在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三进荣国府
这次的贾府已经之前那般繁荣富庶了,可谓一片萧条凄惨。贾府没落抄家后,树倒猢狲散,仗义援手、表达善意的并不多。其实受过贾家帮助的人也不只刘姥姥一人,像贾雨村、贾芹之辈,只不过能够像刘姥姥这样将心比心、知恩图报者就不多了。刘姥姥这次进贾府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她感恩戴德的心意: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曾伸出援手,这是不可遗忘的恩情。她倾家荡产却是救曾经救济过自己的凤姐女儿巧姐。贾巧姐因为贾家被抄家以后,被她的娘舅卖到了妓院,刘姥姥变卖家产,把巧姐救到了乡下,嫁给板儿做了媳妇。刘姥姥的鼎力相助,才让巧姐摆脱困境、远离厄运,成为十二金钗里结局最好的一个。刘姥姥在贾府大厦倾颓的时候还能挺身而出,可以看着出她不是一个趋炎附势之人,是一个实实在在有情有义的老婆婆。
刘姥姥,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贫苦农村老太太,虽艰难困苦,渺小卑微,却在人性考验面前,终不放弃那人性良善、心怀感恩,不忘曾经恩情,大义援手,成为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一梦中那抹最后温暖的存在--人性至善!真真是小人物也有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