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家长老师”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阴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起点,父母的引导决定了孩子的处事方式,父母是孩子随时随地的老师。
今天下午,在我去上班的路上,恰巧一位父亲带着七八岁的孩子从我身边经过,只听他对儿子说:“打不过他就咬他!……”后来又说了什么我没有听到,只觉得这一句话就足够把这个孩子给引偏了方向。小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之间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这恰好是学会与他人交际的好时机。遇到同学挑衅或者“欺侮”的时候,家长应该交给孩子怎样更妥当的解决问题,可以头脑风暴想办法,比如:家长想一个办法——跟他打架。孩子想一个办法——告诉老师。家长再想一个办法——等放学时告诉他的家长。孩子再想一个办法——给他家长打电话问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自己。家长再想一个办法——给他写个纸条,希望和他做朋友……然后让孩子从中选出一个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相信,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这孩子保证不会去打人或者咬人。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教会了孩子遇事要冷静,还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一生的好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对好家长就是一对好老师,一个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学校。与这位家长相较而言,我们班的这位朵朵妈妈可就高尚多了。
上周五开家长会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复习积极性,我给了家长们一点儿建议——给孩子们买点儿学习用品作为奖励,以此来鼓励孩子们更加有劲头儿去面纷繁复杂的练习题。就在昨天上午,家委会的家长们就买来了一些,比如:铅笔、橡皮、本子等,孩子们看到奖品都很高兴,今天上午练习题的优秀率明显提高。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今天下午,朵朵同学又提了一个大袋子来,兴奋地说:“老师,给你!”
“什么呀孩子?”
“我妈妈给同学们买的奖品!”
“哦,是吗?”
我急忙打开一块,嗬!自动铅笔、尺子、大大小小的本子,还有荧光笔呢!孩子们看到了,也都好奇地围过来一看究竟。我立刻拿出手机,把这一幕录成视频发到了班级群里,及时地向朵朵妈妈表达了感谢和感动。群里的家长们也都纷纷响应,纷纷向朵朵妈妈送花儿表示感谢。教室里和班级微信群里的温度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溢满了幸福和爱的味道!
朵朵妈妈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教给孩子的是奉献,是付出爱。怪不得朵朵平时都很受同学们喜欢呢!这让我想起来朵朵平时也是很爱帮助同学的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教育孩子真是一门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学问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