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盏入诗,看看文人墨客如何用诗词描述建盏的格调

建盏,早在宋朝就建窑史生产。宋代的文人墨客们就有一些诗句来描绘它。什么“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建盏在宋代文人的视野里,是可以入诗的,不论是山居品茶的淡然,还是携友交谈时的畅快,这种雅趣无疑为建盏注入了格调。建盏格调和独特来自釉料,在烧制过程中能产生不同的筋脉和色彩,因而成品釉面呈现兔毫状、油滴状或曜变状,温润晶莹,瑰丽悦目。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与浦城籍的同僚章岷斗茶时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曰:“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小龙凤团茶饼放在建窑烧成的紫玉瓯中用沸水冲泡,茶水如雪花涌起。那美味连佳肴美酒也逊色,斗茶出的那香味就连兰花荷花也不如。

北宋大文豪黄庭坚《满庭芳》:“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纤纤捧”是玉手轻轻捧起一只建盏,有爱惜、庄严之感,“研膏溅乳”是点茶中调膏、击拂两个工序,“研”为慢,“溅”为飞,动静相宜。鹧鸪斑必须含金色,要有金丝状细纹,即金缕。且层层递进,日光下变幻若隐若现的虹彩。

最早督创小龙凤团茶饼的北宋名臣蔡襄在赞誉建茶的《北苑十咏·试茶》咏道:“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闲未垂缕。”用竹筅扰动茶饼在紫黑色的建盏的沸水中,茶汤的汤面上会凝着一层如同雪冻花一样的泡沫,而茶汤泛起的香味似闲云飘荡,且无水痕。

这些卓尔不群的特质,把建盏从单纯器物层面,拉到喝茶时的那份性质上。其中的妙理,通过诗词流传下来,至今读来,不无雅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手必看——建盏快速入门 “民艺坊”之前的文章,主要面向对建盏已经产生兴趣、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有盏友问道,跟完全不...
    民艺坊阅读 19,973评论 0 15
  • 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元代中后期趋于哀落,明末清初停烧。建窑主烧茶盏,故称建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
    夫物盏集阅读 1,573评论 0 3
  •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
    国粹堂阅读 659评论 0 1
  • 元旦在中国来说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节日,几天前母亲打电话说让我们回家过年,刚好单位放假,孩子也放。加上周末两天,一共...
    馨思遇阅读 319评论 7 9
  • 场景:如上图内容一样,假设我的孩子也拿错了作业本,我会如何去应对? 学习前 我肯定会本能地带着责备的口气回复:什么...
    Coco_甜甜妈妈阅读 1,28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