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看之前已经听到了很多人用尽语言渲染,因此在读之前,也大概知道了书里讲的故事。
这本书以“我”,一位作家的角度,喜欢探索有关人性,有趣的事情,从而旁观了一个“疯子”的一生。这个“疯子”叫查理斯,伦敦一所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家庭和谐,有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妻子喜欢在家宴请一些作家,但丈夫查理斯从不参与。
在妻子和孩子外出旅游归来前,查理斯留下一封信便离家出走,奔赴巴黎。信中一点都没提到他离家的原因,他只是强调,他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妻子及其家人都以为他是因为和外面的情人私奔,于是便拜托“我”去劝说他。当“我”到巴黎后,看见的并不是查理斯和其情人过着奢靡生活,而是他穷困潦倒,每天依靠一块面包和一瓶牛奶存活。
为履行对查理斯妻子的承诺,“我”在去巴黎的途中想好的话说了出来,企图能尽快完成任务,劝说查理斯回家。“我想画画”。“我只想画画,我控制不住,一个人如果掉到水里,他如何游泳不重要,他游得好坏也无所谓,关键是他必须向上挣扎才能让他不被淹死”。这两句话深深震撼着我。
在这之前,我不懂他的冷酷,抛弃和谐的家庭,稳定的生活,受人尊敬的地位,但听他说完这句话,我知道他已经不是他本身了,他已经不受控制了,此刻的他只剩一具灵魂,而肉体也只不过是受制于灵魂,帮助灵魂实现其目的罢了。此刻的他,已不受世俗道德伦理束缚,他不介意任何人看待他的眼光,或者如何看待他的画,他只要能画画,随他灵感迸发,他就感到满足,即使食不果腹,即使万人嘲笑。艺术家比别人多一个会被人指手画脚嘲弄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艺术品。然而,查理斯完全不在意别人对他的作品作何评价,故此他也不让人看他的作品。正如他说的如果画画是为了让人称赞,而不是为了内心满足,那还能叫做画画吗。
“我”看着发生在查理斯身上的一切,但从来不去干涉,仅作为一个旁观者,作家更关心的从来都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即使后来失去了查理斯的消息,“我”也尽可能奔赴各地去追寻和他相关的一点点线索,从他说出:“我想画画”那刻起,“我”对他的一生都充满了兴趣,因为“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物种。
查理斯的画,从没有人以美赞之,他可以画出能让任何不懂画的人都为之一振甚至分不清现实的画,可就是缺乏世人眼中认定的美。书中一直看好查理斯的另一位画家,他认为如果他和“我”一百年后能被人提起,那也只是因为“我们”认识查理斯。只有他看出了查理斯画中的独特,那种独特且世人无法辨认的“美”。“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怎会如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就能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经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來。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來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的心中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这就是这位放下自尊去崇拜查理斯的画家对查理斯画中的“美”做出的解释。
一个挣脱世俗限制的人,又怎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可能无情冷酷,甚至令人恶心,但是当他挣脱这些世俗评判标准,他就是一个肉体被灵魂操控的可怜艺术家。当他用尽一生、受尽折磨、尝遍人生之苦、画出他的巅峰之作时,也就是他陨落之时。只有从最痛中蜕变出来的美才足以颠倒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