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原文】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简单翻译下:乾,是宇宙创化天地的神力,至刚至健没有什么事情能能难住他,所以有易之德,长久坚持易的德行,就能知道危险的事,不会陷入险境。坤,是大地成就万物的仁爱,至柔至顺没有什么事情能能阻烦她,所以有顺之德,长久坚持顺的德行,就能知道阻烦的事,不会受阻被困。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读wěi wěi,勤勉不倦的意思)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简单翻译下:易之大道能够心服众心,能够考虑民众的所思所需,判断天下局势的吉凶,成就世间勤勉的伟业。所以观察天地的阴阳变化,感应众人的言行举止,好的事情会有祥瑞之兆。观象可以知器,占卜可知未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简单翻译下:天地形成以后,万物各有其位,圣人画卦系辞成功作《易经》。人的智谋与鬼神莫测的天机,都可以运用《易经》来了解,百姓也可以学习参与。八卦通过卦象来呈现世间物理,彖辞与爻辞以文字来表达论述,阴阳爻交错在不同的爻位,就可以看到吉凶的变化。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简单翻译下:从变动中看到利害关系,根据吉凶改变个人情调。爱好厌恶的立场不同产生吉与凶,远近亲疏的关系变化产生悔于吝,真情虚伪彼此感应产生利与害。
易经讲述的事物情态预示着人情世故,两者相近却不和睦是很凶险的事情,或遭受外来的伤害,也会有悔恨和困窘。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简单翻译下:将要违叛的人其言辞必然惭愧不安;内心疑惑的人其言辞必然散乱无章;有德行的吉祥之人其言辞必然少而精;无修养的浮躁之人,其言辞必然多而繁;诬陷善良的人其言辞必然虚漫浮游,心中不安;疎失职守的人其言辞必然亏屈不展,难以理直气壮!
【心得体会】
本章系辞全面归纳了整部系辞的内容和意义。开头呼应《系辞上传》,论述“乾坤易简”的道理;接着论述易经的变化、占卜、卦象合吉凶;最后深刻剖析《易经》描述物象预示的人情世故,因情态各异、矛盾交错,而产生吉凶、悔吝、利害等结果!
最后一段很有新意,从六种人的言辞特征辨析其心理状态,依稀有心理学的影子,再次强调《易经》可以尽情伪、明得失、察事机。也是古人学习易经的宗旨:“情伪之生,必见乎其辞,故圣人又言之于终,使人察而知事之几也”。
至此《易经•系辞》全部解读完毕,综合来看《易经•系辞》一方面对易经的诸多内容作了全面通俗的辨析论述,有助于理解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辞的意义。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流传千古的、颇有系统的易经通论!
另一方面《易经•系辞》深刻展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圣贤的哲学思想,其中朴素的辩证法贯穿其中,同时遵循客观规律、促进事物发展的积极进取意识,至今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