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秦岭深入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我的父母亲早年间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节过后,看到很多战友都在写一些关于父亲的文章,看完我特别感动,也想着笔写写我的父亲母亲,以及他们辛勤而不断拼搏的前半生。
父母亲的少年时代
父亲很少讲起他小时候的事儿,很多都是我母亲告诉我们几个孩子的。在我父亲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因为姨奶奶家中是独子,奶奶便将我小姑姑过继给了姨奶奶,谁想留在家里的姑姑在13岁的时候掉到池塘意外身亡了,家里就剩下了大伯和父亲两个孩子,爷爷身体不好,早年间被拉去当壮丁,在父亲13岁的时候也去世了。我大伯比我父亲大18岁,那时的他已经成家立业,但父亲还是一个少年,无法窥探到经历了种种家庭变故对他是怎样地冲击,大伯那时候在公家单位谋事,但因为他家里孩子多,两兄弟很早也都分了家,奶奶一直跟着父亲过,父亲高中毕业,考上了一所厦门那边的水务学校,但因为当时大伯因为“犯事”投了狱,父亲考学政治上也受到一定影响,后来因为水性好就在龙潭水库工作了。 在他年少时,生活给予他的更多是残酷的、无助的现实,但在他后来的生活中,我看到的始终是一位坚强、勇敢、乐观的父亲。
下面说说我母亲的小时候,外婆生我母亲的时候已经34岁了,37岁生的舅舅,那么的年代,大龄产妇,加之缺吃少穿,我估计外婆受到不少人的白眼,母亲自小就没吃过人奶,吃的是羊奶,她现在经常说身上的各种毛病都是和没吃人奶有关。母亲的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穷”,因为外婆家在旧时是地主家庭,后来政治身份上就受到一定影响,外婆最后只能嫁给成份最好的“贫下农”,对外公的认识是常年有痨病,我理解就是现在的肺结核,也是在母亲十几岁的时候去世,有时,我在想父亲母亲这么坚强的人,是不是都是由于父亲的早逝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不等不靠的习惯。我母亲初中毕业就没有在上学了,对母亲少女时代的认识还有几个场景:一个是她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就是羊拐做的,现在用普通话我都不知道这叫什么玩具,这是少有的欢乐时光;一个是她和舅舅两个人一起围着石磨磨豆腐,两个人边磨豆腐,边用磨棍打架,因为我也有兄弟姐妹,对这种场景感同身受;一个是她看过的一本《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书;还有一个就是她十七八岁了,还经常去捡拾柴禾,对于一个即将成年的少女是挺不害羞的事儿。简单的几个场景,勾勒出的却是一个贫困、饱受疾病困扰的家庭,这或许是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大多数都面临的困境。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但都有着很多相似的经历,很小的时候就要扛起一个家,但他们从没有抱怨过上天的不公,止步不停,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狄更斯《双城记》里这段话,现代的人很多场景下都会引用,但现在来看,在哪个时代都是适用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