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很多网上关于新冠病毒的信息也是层出不穷,真真假假,叫人难以辨别。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网上看信息,或者刷微博、微信的时候,凡是贴上了“千万别打开”或者类似字样的,总是有种克制不住的冲动想要点开去看一看?这叫“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网上购物的时候,没到某宝搞双十一、双十二、返场这些活动的时候,不管你想不想买,除非你没点开,或者你完全不受周边人的影响,不然总是不知不觉买了一大堆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回来。控制鼠标点下“加入购物车”或者“结算”按钮的手就像西方神话中九头蛇的头,总是剁也剁不完。这是“社会认同倾向”、“避免怀疑倾向”、“艳羡/妒忌倾向”和“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共同作用下的“lollapalooza倾向”——一种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眼中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
在我看过的关于经济、金融、投资方面的书中,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无疑是排名第一的。嗯,排第二的是CFA证书的官方教材。如果你会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话,我认为这两本(套)书几乎已经囊括了投资领域所有你该知道的内容。
CFA证书的官方教材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教会了我如何识别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选择合适自己的投资方法;最近读的《穷查理宝典》则更近乎于“道”,即如何在投资过程中去独立、深度地思考。
《穷查理宝典》收录了查理·芒格的11次公开演讲,有面向基金会投资经理的,也有面向尚未毕业的高校学生的。和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将其原则分为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两部分一样,查理的很多被重复提及的观点,不但在投资领域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对人生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比如,他指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试图做到的经营方式中,就包含了“有些事情就算你能做,而且做了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不会造成损失,你也不应该去做。你应该有一条底线。你心里应该有个指南针。所以有很多事情你不会去做,即使它们完全是合法的。”这样的信条。
查理经常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铁锤人模式”,也就是“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用以讽刺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每次读到这个模式,我脑子里总会出现一副手拿铁锤敲钉子的画面,真是忍俊不禁。第二个是“乡下人的故事”: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的确,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在读到本书前,嘲笑这个乡下人的无知,忽略他那朴素的智慧。
上述两个例子很好地反映了查理一直坚持的思维模式。一是要在投资中运用多元思维模型,他提及的最基本模型包括工程学的冗余备份模型、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颠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并且指出要像飞行员进行“清单”检查那样去应用这些多元思维模型,以避免“铁锤人模式”在投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 可能造成的重大失误。二是要经常性的运用逆向思维。查理在多次演讲中都提及,要像伟大的代数学家雅各比的指示,“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以应付最棘手的生活难题。以至于查理在他1986年在洛杉矶的哈佛学校发表的“我这辈子惟一的演讲”中(本书收录的第一篇演讲),幽默地给学生们开出了“保证”过上痛苦生活的四味药方,分别是要反复无常、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遭遇严重的失败时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以及忽略前面那个乡下人的故事。
在全部收录的11篇演讲中,特别推荐要去细读一下第11讲——“人类误判心理学”。查理将1992年至1995年的三次演讲内容合并起来,2005年又进行了修订,写成一篇从来没有发布过的讲稿,列出了他认为在潜意识层面引起人类作出种种错误行动的25种心理倾向。虽然这些存在于潜意识的心理倾向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岁月中保留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人类生存大有裨益的,但是由于这些心理倾向是在潜意识层面,会使人不知不觉中就陷入对自己不利的境地。例如,赌场就利用了人的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使得赌徒输钱之后急于扳平,输得越多,这种不服输的心理就越严重;同时赌场还设计出许多差点就赢的情况,更加激发了赌徒的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促使那些以为自己差点赢得大奖的赌徒拼命地继续加注。
幸好,查理最后指出,虽然广义的进化(包括基因的进化和文化的进化)早已将这些心理倾向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大脑里,但是认识各种心理倾向和防范它们的对策通常能够防患于未然。这其中,最重要的或许是像查理那个“乡下人故事”比喻的那样,我们从来不去试图成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持续地试图别变成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