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你选择的为什么都不是你想要的》,乍一看貌似有理。但稍加思考,就觉得那个文章有思维陷阱,它所有的故事结局都设定成失败。这肯定不对。小三上位幸福一生的故事还是很多的。
更正面一点的逻辑是:人选的一定都是自己想要的。
只不过我们很难接受人和生活的多面性。导致我们无法拥有完美选择。
人的痛苦在于又想吃药治病,又憎恨副作用。
我们爱的是A面,但却不想接纳B面。然后发现居然还有CDE面。超出预想的部分,会产生恐惧和不安。
所以,选择成功还是失败,全在于我们看待生活,看待人的时候,是否全面。是否肯于接纳自己的选择。把责任推卸在别人身上,无非是自己,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眼界不够,而导致的结果。
比如你喜欢精英男,就得接受孤独。因为他除了出差就是加班。没有经营,就没有精英。后来,你还发现他洁癖强迫症。还有索取无度的家人。于是我们怀疑,他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是当初,你明明就喜欢他聪明上进,帅气多金,努力好学,穿着得体呀。
正确的想法,应该是享受他的优点,化解弊端。原谅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断舍离拖后腿的关系。好的生活无非如此。
比如,杨绛喜欢钱钟书的才华,就放弃富家身份嫁给他,接受钱钟书的贫穷。结果嫁给他才发现他不但没有自理能力,还情商低,到处跟人磕绊。都是杨绛出面协调。但杨绛明白钱钟书的才华,就是来自他忽略其他生活细节,专注钻研,以及容易跟人起纠纷的批判性的思维。因为懂得,杨绛没有因生活的落差,而抱怨哀叹,只是坚强承担起照顾家的责任,并且总是对钱钟书说,没事,我来。
她愿意成就他。让他有时间发挥自己擅长的。
这世界没有绝对不好的人格特点。还比如,乔布斯对产品精益求精,事事不容忍。对研发团队说话尖酸刻薄,毫无情商可言。却成就了苹果。也只有他能成就。但凡被情商绑架,懂得明哲保身,就不会成就苹果。
但是不要情商,也意味着他肯定是失去了很多。比如部分朋友,合作者,被pk出董事会。他也不会有时间在家温情。
计较的另一面,是不将就。不将就的另一面是树敌。树敌的另一面是成就不可超越的产品。不可超越的产品另一面是竭精殚虑,人死灯枯。人死灯枯的另一面是永世传颂。被传颂的另一面是爆黑料。
人有多少缺点都不怕,比较怕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矮矬穷,善良就好。土肥圆,有才就好。笨慢呆,勤快就好。否则一定会物竞天择,死在优胜劣汰里。
所以没有完美的生活,也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反省,沟通,化解,与各种不对的行为和知识做断舍离,优化合作。才能把生活过好。
我们的生命像windows系统,iso系统一样,一开始都是凑合用。非常不稳定。然后发现bug,改正bug,不断升级系统的精密性。现在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强大。
而让我们坚持的理由也挺简单的,一是当初他打动自己的那一瞬间。二是觉得这个人是唯一可以和自己一起修行,往越来越好上过的那一个。别人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