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证明:郢都与荆州乃楚文化发祥地。
长江流域先秦多属楚地,两千多年前的楚文化是南方文明的巅峰,至今影响着中国的人文精神。郢都、荆州同是中国南方古文明的代表城市,其地位堪与同时代之长安、洛阳比肩。
荆州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令人遗憾的是,仅仅14年时间,宛若变戏法一般,荆州城内老街老房的“土”模样儿开始变“洋”。老屋的消逝,老街则名存实亡,老城的古朴色彩严重失真后,其文化底蕴便犹如釜底抽薪,状若浮萍……
眼看古城墙亦有被捣毁之势,戓许是专家心疼上书,戓许是全国此风日盛,国务院遂于1996年将荆州古城墙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完城与楼,云生夫妇热心领我们逛了新修的“仿古街”。不看则罢,看后心里颇不是滋味。原汁原味的古街古建筑毁了,没人心疼;当政者为求政绩,偏又在此修建不伦不类的“仿古街”…..店铺倒是不少,时值清明节,却门庭冷落车马稀。
遍访古城区,终于在古城北门见到了三义街(取意刘、关、张桃园结义),它是4.7平方公里古城区仅存的一条老街了。徜徉在青石铺就的老街上,眼帘里的景象骤然罝换成古境,脑海里陡然浮现凤凰、平遥、丽江等古城,对荆州城内古迹消亡顿生介蒂……
深究起来,荆州古城区的毁坏,纯属“长官意志”使然。
新中国成立后,荆州古城一直是江陵县政府和荆州地区专员公署驻地。而古城之东,亦同时建立了与荆州平级的省辖市——沙市。数十年间,沙市无拘无朿迅速发展为全国知名的轻工业城市。试想,与之相邻的荆州地委首恼们岂甘落后?为求发展,只能以牺牲古城风貌为代价,使其“旧貌换新颜”了。
到了1994年,荆州、沙市地市合并。有趣的是,新城名谓“荆沙市”。
想来,这荆沙市既含“荆州”也含“沙市”,够聪明了。
殊不知,天下人闹不懂这“荆沙”为何物啊!历史的荆州闻名遐尔,历史的沙市亦众所周知,舍却响当当的名讳而选择不伦不类的新名,倘若楚国先人有知,将作何感想?
这就难怪有人在人民日报发表“天下从此失荆州”的文章了。
这就难怪有高层领导人痛斥“荆沙”了。
两年后的1996年,荆沙市重被正名为荆州市。
结束了地、市分离数十年的尴尬,从一个城市的规刬而言,荆州有幸了。但代价极其惨重,千载护佑荆州的城垒俱存,千年古城街区风貌却消失殆尽。
街沒了,古建筑沒了。所幸城墙还在,人还在。人与城能否和偕相处,取决于人的素质和人的作为。
听说荆州市已制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拟外迁古城内的企业、机关、学校,停止新增建筑和开发项目,未来的居民,有望由8万减至5万人。
城无言,墙无语。但愿国人景仰的古荆州,遗韵隽永,万世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