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和能力之间的冲撞
0523晨会谈到了一个案例,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不会写, 孩子哭了一个晚上,妈妈把情况和老师说明了一下,老师说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家长觉得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她自己的作业自己做。
观点一,孩子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遇到问题就哭可能孩子已经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中。遇上事情哭一场,这事儿就解决了,就变成了应激反应了。
观点二:解决问题的角度
回复家长:孩子作文的主题是什么?是孩子未知的领域?还是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如果是知识背景积累不够,求助万能的度娘。如果把写作文比喻成做菜,先从度娘那里把菜搜集到,如果是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和孩子搜索一下以前有没有发生过。写作文时候的思路和写作,就像做菜的洗菜,切菜,炒菜的步骤一样。有了素材之后先加工一下,哪些能用,怎么用,就可以开始写了。这样一篇作文就像一盘菜一样做出来了。多重复几次这样的作文步骤,孩子素材丰富了,写作思路也有了,写文章就很顺利了。
观点三:先处理心情,再处理问题。
从家长角度去理解,帮助家长看到孩子的光亮和优点,然后再引导她们去共同对付作业问题。让家长的心放下来,
习得性无助的孩子的未来:
1.思维死,不会想办法
2.误入歧途,从其他人那里找安慰。
现实版的家庭习得性无助形成:
习得性无助在樊登讲书那里听说过这个概念。一年级女儿学习拼音时候经常是记不住,我也不知道怎么辅导,一遍一遍带着她重复,加上我不耐烦的情绪,所以她那时候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可能就产生了畏难心理。后来我慢慢看到其他家庭里是以解决任务制为目标的,也觉得自己把时间花在情绪上面很浪费,虽然脑回路还是在错误处循环,最后还会有觉察。因为数学还是不太通,娃爸辅导的时候,也和我同样陷入情绪脑回路中,控诉的娃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只能安慰一下娃说,爸爸现在辅导你学习就像妈妈辅导学习刚开始一样一样的,等他慢慢懂了就不发脾气了。
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1.知识背景:生活背景与书本的链接
2. 家长的辅导水平:用主题式的引导方式来引导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