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别人家的孩子
“宝贝儿子在日本,刚读完研究僧,一不小心奉子成了婚,还考上个公务员。”
从孩子一生下来,做父母的就喜欢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人家的孩子已经会爬了,人家的孩子已经会喊妈妈了,人家的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稍大一点,就开始比学习成绩,再大一点,比工作,比薪水,比对象,直到比下一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父母在公开场合评价自己的子女似乎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夸上天,要么贬下地。幸好大多数中国父母是含蓄的,夸上天的还是少数,因而也不至于被比得太惨。
什么是“别人家的孩子”呢?很少有人做过定义。在我看来,中国的父母对所谓成才、成功、光宗耀祖等等的定义都是趋同的。随便提炼几个关键词你就会觉得耳熟能详:房车钱、研究生、公务员……有的孩子很听话,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成长为父母给他“初始设置”的模样,于是就成了成功的典型,成了有口皆碑的范本,成了人人称道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别忘了,“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成为年轻人之间的谈资,并不是因为它被广泛追崇,恰是因为它遭到了普遍的反感。希望子女活成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或者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亲戚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从根本上剥夺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当然,从歌曲中年轻人如此强烈的“抗议”和现实情况来看,这种剥夺正越来越变得“一厢情愿”。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当被问及“你知道错了吗?”的时候,我们还是心不在焉地回答着“知道”。
02 只要你过得没我好
“我错在人生规划太简单还没读研就上班喜欢的人不是学历太低就是身高太矮;我应该毕业一个月内就任总裁 闪电相亲立马结婚生小孩最好是龙凤胎!!!”
距离产生美,一点不假。陌生人之间容易产生赞美,而熟人之间,最容易产生的,却是嫉妒。陌生人离你远,你的优秀符合他们对这个世界上总存在的优秀的人的认知,可以平静地接受甚至成为学习的榜样。而熟人离你近,你们成长经历类似,你的成功和优秀就很容易变成一种讨厌的镜子和参照物,反射出他们的不好和失败。
曾经有人专门写过应对亲戚间攀比的反击攻略。当然,真正会去反击的人终归还是少数,除非你下定决心这辈子都不能跟他好好说话了。实际上,亲戚间的攀比是很经不起反击的,因为对于有的人来说,他们攀比的资本并不是自己多好,而是发现别人有多差。比如:我女儿不是长得没你好看么,可是她读博士了,你行么?我儿子不是没上大学么,可是他比你结婚早啊,我孙子都可以打酱油了,你行么?我家娃不是能力不行在大城市没法竞争么,可是他在农村老家盖起三层楼来,你行么?你会发现,中国式亲戚总可以从自己跟你的比较中提炼出种种“比较优势”。
事实上,这些“比较优势”往往是相对薄弱的,如果你有意去反击,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尴尬。所以,就往好处想吧,各有各的活法,只要你喜欢就好,我也会因为“你过得比我好”而欣慰自豪。
03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老王]大家好,我是成功人士老王,带着犬子给你全家拜个年,他满臂的手表,家里六十亩水稻,咱怎么比得了,不才A轮刚刚钱进来,公司明年就要搬上海,他紧身的皮裤,门前十三辆路虎,差距你心里有数。”
老王真的那么牛吗?现实生活中,很多牛是吹出来的。我一直认为,吹牛就是一种表演。人际圈是一个巨大的“虚拟剧场”,每个人都在这个剧场中进行着精心的表演,目的是为了建构在他人眼中的理想形象。
“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著名学者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这种表演是被有意或无意地设计出来的,用以给他人制造一个“我们是谁”的印象,塑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一个让人尊重和羡慕的“自我”。
copy一段之前看到的话送给你,看了或许会释然:“在生活的舞台上很多完美闪亮的人,从某种意义上都是‘化过妆’的——或者被他们自己,或者被关注他们的人,优点被化好妆、打上光,缺点却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于是,我们心里‘别人家的孩子’璀璨优秀闪瞎人眼。而真实的‘素颜’,会让你发现完全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瑕疵和苦恼,努力和颓废,并非完人,那些花在无谓的羡慕上的力气,其实可以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过得过得更加平和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