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氏浅见:读史的意涵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朝太宗李世民曾如是说。如今他的言论早成古迹,我们追寻着他的话语,朝古时更古处探寻。历史诚然如此有魅力,哪怕经历春秋变幻、岁月流迁,依然历久弥新散发着浑厚磅礴的大气,给人以家国天下、兴衰罔替的豪迈与悲凉。

史记

浊是最没见识的山野之人,闲暇之余喜欢览史。史书中的故事(故去之事)有好有坏。有如三皇五帝、商汤周公如流星般璀璨夜空的仁德,亦有豫让、程婴一般侠义恩仇的直爽豪杰,亦有季子一般淡泊于名利的闲云野鹤,当然也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父死不葬的可怜悲凉。

过去已矣,故去之事已远不可追,我辈今人重览旧史的意义何在呢?意义怕是有很多吧。

首先长史如诗。古之修史者莫不是文辞通达、秉笔直书的良人。其言也嘉美,其意也无曲。浊读《史记》见李将军列传末一句“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是寂静不言的,可因为果实的甜美,树下自然被行人踩出了小径),心中也更着欢然,思慕着桃李之德。见孔子世家中“高山仰止”四字,内心亦是同样肃肃穆穆。

进而史者为实。不同于戏剧、小说,史书所求的莫不是真实直语。古有崔杼弑君,史官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怒而杀之,令其弟复写史,其弟亦直书“崔杼弑其君”,又杀之,复令其二弟再写,史官二弟亦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杀之,令史官的三弟写史其三弟亦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至此“崔杼弑其君”成为了万古不易之铁案,后世无人可翻。正因为一代代史官的铁笔直书,史书里留存了太多太多真实而充满意涵的史实,这让史书充满了尊严,让史严肃而浑厚。什么样的心最能动人呢?我想只有是真心吧。进而演之,什么样的故事最能感人?我想也只有是真实的故事吧。

最后,最为重要的大抵是以史为鉴能照亮未来吧。大江东去滚滚黄沙,史海长河几多悲欢。人之成败,世之得失莫不曾在史中重复了无数个轮回。上及国家,下至庶人。夏亡商兴,商灭周成,等等等等,莫不是由修德而至昌盛,由败德而及祸患。怎奈前车之鉴,后蹈覆辙,悲凉如是。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周公求贤,一饭三吐哺。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是不虚度的,是可以如星光一般闪耀于未来的。在史之中有太多的榜样。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朝太宗李世民曾如是说。如今他的言论早成古迹,我们追寻着他的话语,朝古时更古处探寻。历史诚然如此有魅力,哪怕经历春秋变幻、岁月流迁,依然历久弥新散发着浑厚磅礴的大气,给人以家国天下、兴衰罔替的豪迈与悲凉。

可惜浊是个一介莽夫。文不成武不就,事业一无所成。观史而不能为自所用,空谈又空谈,逐成贻笑大方。诚然是个可怜又可悲之人。

个人浅见,不成参考,诸多细节,恐难详考,但作拙砖,以引美玉。

化浊 2017-01-05 于北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这样一件事,发生于公元前548年。 这一年,是春秋时齐国庄公六年。 这一年,齐国权臣崔杼弑了庄公。 惨案起因于一...
    东方佳木阅读 682评论 1 6
  • 今天去子公司,是生产混凝土的 每次有大车经过时 都有水汽去噴,防止扬尘 在阳光下,我看到了彩虹 好开心呐,在等人时...
    TS小西阅读 229评论 1 0
  •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
    济之阅读 489评论 0 0
  • 你我相遇于此,不知来处,不问去向何方 只是喝一杯酒,度一段光阴 只是听一个声音,驻足一座城 一瓶口感复杂的酒 一段...
    在路上_af20阅读 229评论 0 0
  • cp35指的是python3.5版本,cp35m指的是ABI的版本号ABI: 应用程序二进制接口,描述了应用程序和...
    Lin__Chuan阅读 4,450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