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部片子,其实是某个资源网站名字就叫天堂电影院,以前常常在上面找资源看片子,这5个字就印在了脑海里,打开这个电影才知道获得了众多大奖,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
结束查看影评,原来是意大利著名导演的时空3部曲,另外两部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我没有看过,但剧情基本了解,街头递打火机的镜头也是看过无数遍,印象最深的是它浓郁的地中海风情、和欧洲小镇生活。《海上钢琴师》大约是10年前看过,也能联想到音乐、人的一生的选择、封闭的海上生活(和小镇类似)等关键词。从这个角度看,这三部曲有一定关联。据说《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男孩的春宵一梦,《海上钢琴师》正如它的英文名一样是一段传奇“legend”,而《天堂电影院》却更接地气,是每个人最真实的回忆。
我看的是124分钟的版本,导演版是173分钟,124分钟的版本似乎因为去掉了大量爱情部分,以及结尾的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而备受好评。虽然没有看过长版本做对比,但这124分钟的版本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结构、立意、叙述手法、音乐都很合我心意。
影片本身就是导演的半自传,也是由回忆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成为大导演,或者说是准备成为大导演,所以影片也是围绕着电影院和电影开展。
电影院——避风港
战后的意大利百废待兴,小镇上教会管理的天堂电影院成为小镇唯一的娱乐,人们在这里聚集,影院里的人永远满满当当,有时甚至挤得快溢出来。有人认真看电影、有人呼呼大睡、有人坐高位只等唾弃别人……似乎电影院成为了新的“教堂告解室”“精神盛殿”,精神世界在这里得到释放。再后来电影院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场所,有人在这里寻欢、有人在这里交易、有人在这里被暗杀(这很意大利)……电影院是那时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样的特点让我联想到现在的“车空间”,从时代需求看车是连接家和公司的第三空间,从精神角度看,很多人需要这样的空间让自己的角色做转换,或者找到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我把电影院比作避风港,大时代背景下,电影院的精神慰藉更值得被强调,它是小镇上一个独一无二、无可或缺的空间。
意大利电影曾经盛极一时,到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落寞,而影片恰恰是1988年上映的,导演从实体层面电影院建筑的兴衰,到人们观影热情的兴衰,搭配老片子按时间线的闪现……展现意大利电影兴衰的缩影,这是整个电影中重要的一条线。对过去单纯生活状态的怀旧,总能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
很遗憾对早期电影了解不够,对影片中不断闪现的电影片段无法产生更多共鸣。
阿尔弗雷多——守岛人、父亲
作为这座“精神盛殿”的守护人,阿尔弗雷多身上看到更多的责任和孤独,他一再提及“一辈子呆在这个放映室里”,“这个盒子里”、“只有一个人”,当然托托的出现使他有了伙伴。
全剧最重的一场戏怕是影院着火,恰在影片中段,是全剧的分界线,新旧电影院的分界线,阿尔弗雷多失明,托托接管的分界线,对两个主人公来说,也是他们人生节点的分界线。
在我看来这场火恰是由阿尔弗雷多的责任和孤独造成的(没有指责的意思)。为了满足小镇居民看戏的心愿,阿尔弗雷多变戏法一样的将投影画面从电影院转到室外墙壁上,这里的镜头很缓慢,音乐悠扬,让我觉得梦幻而美好,这和1分钟后的大火对比,形成了更为强烈的内心震荡。变戏法后,广场上的人民欢呼雀跃,托托殷切的想到广场上参加这场盛会,由放映员成为一个观众,两人眼神默契示意后,儿童愉快的背影飞奔而下,留下了眼神逐渐落寞的放映员。他必须坚守岗位,他只能坚守岗位。就是在失神的这一刻,在他满意得看着广场上的这一刻,在他再次满足大家心愿的这一刻,放映机过热着火了。
阿尔弗雷多对于小镇的人是精神世界的放映员,但对于托托来说,亦师亦友,更像是可以玩到一起的“父亲”,托托失去了父亲,但阿尔弗雷多的出现,弥补了这一切,他对托托的爱不言而喻。
两个人有很多互动,阿尔弗雷多会为托托出钱解围,会为他的初恋不顺支招,会教他放映。托托会帮阿尔弗雷多考试作弊,会和他聊天抵消一个人放映的孤独,更重要的是他在大火中救了阿尔弗雷多。阿尔弗雷多的去世,是托托回到小镇的直接原因,阿尔弗雷多也一直记着对托托的承诺,结尾送给托托的礼物最是动人。
同时阿尔弗雷多对托托的爱是深远的,尤其是劝他离开小镇的那段话更是经典,恰如中国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准回来,不准想到我们,不准回头,不准写信,想家时要熬住,忘了我们,要是你失败逃回来,不要来见我,我不会让你见我”“我不想听你说,我想听别人说你”。
宗教——老母亲
“优秀”的电影常常带有高关注的社会话题,比如“宗教”“种族”“性别”。
很多影片喜欢把宗教塑造为“控制精神”的老顽固,或者可以逃避现实的“精神寄托”,但 “宗教”在这部片子里的角色更像是老母亲。
为禁欲而剪掉亲热戏,但本身却提供电影院这个场所供大家娱乐,在老电影院烧毁的时候,教父还担忧道“小镇唯一的娱乐没有了”,想让你开心,又怕你过度放纵。
新电影院由他人掌管后不再限制亲热戏,教会层面没做出任何阻碍行动,尽管播放这些画面的时候教父依然掩面觉得羞耻,这更像是一个面对20岁孩子的母亲,渐渐退到背后,虽有担忧但也支持孩子的一切决定。
母亲——伟大的母亲
母亲的出场并不多,却是第一个出场的,电影开头由阳台的盆栽转到室内打电话的母亲,那是故事的开头,由母亲的牵挂牵扯出30多年前的故事。
母亲的心态变化也随着几个事件场景而变化。从丈夫在战争中下落不明,到后来确认死亡;从儿子“不务正业”把买牛奶的钱拿去看电影而大打出手,到儿子成为放映员可以增加家庭收入而欣喜。故事里的母亲实则思想非常伟大,不单是自己一个人撑起一个家,需要抚养两个孩子。但剪辑版里弱化了这个部分,呈现的更像一个普通的母亲。两次殴打阻碍托托爱电影,我会认为这是一个封闭控制欲强的母亲;知道还是一个孩童的儿子做放映员能挣钱而感谢,我会认为这是一个市侩短浅的母亲;电话前的牵挂提起“30年没见”,我会认为是一个会埋怨孩子抛弃自己的母亲。
影片一开始我本好奇是什么样的事件让母子30年不见面,长版本里有母亲30年后和托托的对话:“我不需要你的解释,我一直相信你是对的。你何必耿耿于怀。你是对的,你达成了心愿。我只想看到你定下来,有心爱的人,你属于罗马,这里太阴沉了。”缺少了很多铺垫,导致我对母亲的理解出现偏差,但就结果而言,母亲30年没有打扰、干扰托托,这是事实,世间有多少母亲能做到,当然这可能是艺术化的表现手法。
大导演托托回到小镇的家里的片段,很巧妙,很触动人心,也被誉为是经典镜头。母亲在屋内打毛衣,窗户敞开,实则心思不在毛衣上,都在等待外面的敲门声或者问好声。当声音到来的时候,画面也跟随由于焦急而被母亲勾去线头的毛衣和毛线身上,母子俩见面的画面并没有出现,但对谈的声音,和不断抽出的毛线一直在画面里。和中国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类似,从游子归家的角度,抽丝般的讲述思念。
整个片子距今35年,画面和拍摄手法都和现在的主流电影不同,很质朴。演员据说多是新人,早期的电影,早期的大导演似乎很爱用新人(但这也只是导演的第二部作品)。观影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部分演员的青涩,但倒也不会出戏,反倒显得亲切,可能和本身电影的主基调有关,本就是一个你我生活中可能就会遇见的故事。
意大利的电影,我看的不多,但都是年代久远的片子,《教父》《罗马假日》《美丽人生》,都是公认的佳作。大部分故事都是用缓慢的语言再述说故事,这些故事很少是happy ending的,同时整个基调,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中夹杂着,接受结果的坦然和不卑不亢。很少看到大篇幅的大哭大闹,怨天尤人,更没有矫情的忧愁,就像《天堂电影院》,制作技术进步后胶片不再会因过热而起火,失明的阿尔弗雷多也只是一句“进步总是来的太迟了”。
最近刚看完1985年出版的美国作家的《娱乐至死》,相近的时间,一个美国,一个意大利,一个在忧虑电视这个精神鸦片使人思考退步祸及根本,另一个在叹息往日繁华不在,纯粹时光不在。
总之,这是一部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