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湾行①
说起广德花鼓塘东湾(老湾)是我人生的第二故乡,四十七年前下乡,知青大返城回沪。如今第一次回到第二故乡,心里不免有些激动,毕竟是与我阔别了四十四年,曾让我们抛洒汗水,存放过青春的地方一一皖南的花鼓东湾(老湾)村。
4月天,正是映山红开满山坡的时节。我和当年一起插过队的插友C、B、Z三人相约一起回东湾(老湾)村看一看那里的父老乡亲,来一次故地重游。
我们从上海青浦出发,几小时后大巴下了沪渝高速。印象中的广德真的变化很大,现在己成了广德市了,位于浙皖交界的广德祠山岗,现在己建成了广德市新区(开发区),那里的高楼鳞次栉比,一片新的气象。进入广德市区,现在“鸟枪换炮了”,原先的汽车站挪了位置,新建造的长途汽车总站很气派,市区的商业中心一片繁华景象,整个市区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等找不到东西南北了。广德有了好几路公交车,出行到乡镇都很方便了。过去从广德县城到乡镇要乘坐班车,班车每天只有两班,我们当年到县城去都是步行,从化古公社到县城有三十多华里地。
我们在广德市区换乘公交后,顺着318国道向西行十数里,下午二三点我们到了花鼓塘一一原化古公社小集镇的所在地。花鼓塘还是花鼓塘,却物非人亦非,其仅有三四百米的小街上,小店铺或小超市一个挨着一个的排列着。面对变化,我等只能各自凭搜索着的记忆,兴奋地辨别当年的车站、邮局、卫生院、学校所在的位置。
很快我们联系到了当年我们插队的“东湾五七农场”时的邻居,现在花鼓小学的退休教师丁先生。老友相逢热情无比,去丁家小坐并向他了解多年来东湾村的变化和世故人情,不禁感叹万千。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随丁先生去了当年的“杨家山”,瞻仰我们当年的“东湾五七农场”的旧址。 “杨家山”是一个约有0.3平方公里大的山坡地,十多年前因修建铁路的需要,大部分坡地被拉平,剩余的部分除重新翻新过的房屋,“杨家山”的大部分都被树木和竹林覆盖了,当年的“东湾五七农场”己不复存在。当年的知青屋靠近铁路,原先有二三十米宽,进深有5、6米,中间有大厅,两边各有6个知青房间,用土砖隔出通道。现只剩下一部分的两大间,是被用来做饲养场了。东北边有一片林子,先前是“农场”的一排“干打垒”房屋,也早就已拆除了,再往东是库房和食堂,库房里曾放置过手扶拖拉机,食堂里还曾养过几头猪……“指点江山”让我模糊的记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1974年初夏,由芜湖市下放东湾益塘村的知青H等人的提议,东湾大队领导同意将全体知青集中起来管理,各生产队划出部分土地,由大队统一调配,在当时名为杨家山“野人畈”贫瘠的土地上劳作生活。知青们齐聚杨家山的“青年村”,取名“东湾五七农场”。我们这些来自上海、芜湖的知青和当地的干部、老农聚集相处,与原先在生产队时的“大小环境”相比,彼此间的关系有了变化,这里的“大小环境”倒是融洽了许多。知青农场的生产劳作有老农指导,生活有专人管理,当年广德县“知青办”还奖励了一台上海的手扶拖拉机,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知青农场的房子从原先的青年村搬迁到了“杨家山”,“干打垒”的屋子换成了有砖石砌的瓦屋。因为变成了自己管理自己,大家的工作态度也都颇为主动了。知青农场的成立在当年化古公社乃至广德县还是个新生事物,以至于其他大队的一些知青和部分后来下放到化古公社的芜湖知青也直接落户到我们知青农场来了…… 有来的,有走的,新老交替。招工上调的,招生录取上学的,一个接着一个走了,走了的高兴地请大家嗟一顿,留下的只能眼巴巴地,再等待“走”的机会。风雨数载,不断磨练。从挑河、整地、插秧、除草,一直到收割,那一片贫瘠的土地在被浇灌的同时,也洗礼出我们的吃苦耐劳。虽说“大返城”终结了我们“知青农场的生活”,并使之成为了历史,毕竟让我们这代人懂得了对今天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告别了“杨家山”,我们一行顺着原先的“机耕路”去看看我们曾经修理过的土地……曾经的“野人畈”知青农场。 丁先生告诉我们:那庄稼地经过后来人们几十年的种植,水稻和小麦产量提高了许多倍,如今被人承包了。望着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我仿佛看到当年我们头戴草帽手持农具的劳作……穿过曲曲弯弯的田埂小路,我们来到原大队书记老周家,年过七旬的退休老书记和妻子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村里的老乡见到我们也十分激动,都说“没想到你们还回来看我们”,乡亲们款款的深情打动了我们这些老知青。老书记向我们介绍了东湾这些年的变化,如今村里不仅通了铁路、高速公路,318国道上长、短途的公交班车一天要跑许多趟,而且还招手即停,极大的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现在四个乡合并成一个乡,原先的大队分为六个组,老人享受农保,种地享受补贴。年轻人出外打工挣钱,回村造了洋气的房子,极大地改善了生活,各家的日子都过得挺滋润,整体脱贫了。 午餐后,告别老书记和乡亲们,我们一行插友返程回上海了。
我默默地祈祷:祝愿第二故乡东湾(老湾)的明天更美好!
插友 上海知青 世泰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