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湾行①

                      东湾行①

                                                                          说起广德花鼓塘东湾(老湾)是我人生的第二故乡,四十七年前下乡,知青大返城回沪。如今第一次回到第二故乡,心里不免有些激动,毕竟是与我阔别了四十四年,曾让我们抛洒汗水,存放过青春的地方一一皖南的花鼓东湾(老湾)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4月天,正是映山红开满山坡的时节。我和当年一起插过队的插友C、B、Z三人相约一起回东湾(老湾)村看一看那里的父老乡亲,来一次故地重游。

      我们从上海青浦出发,几小时后大巴下了沪渝高速。印象中的广德真的变化很大,现在己成了广德市了,位于浙皖交界的广德祠山岗,现在己建成了广德市新区(开发区),那里的高楼鳞次栉比,一片新的气象。进入广德市区,现在“鸟枪换炮了”,原先的汽车站挪了位置,新建造的长途汽车总站很气派,市区的商业中心一片繁华景象,整个市区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等找不到东西南北了。广德有了好几路公交车,出行到乡镇都很方便了。过去从广德县城到乡镇要乘坐班车,班车每天只有两班,我们当年到县城去都是步行,从化古公社到县城有三十多华里地。

      我们在广德市区换乘公交后,顺着318国道向西行十数里,下午二三点我们到了花鼓塘一一原化古公社小集镇的所在地。花鼓塘还是花鼓塘,却物非人亦非,其仅有三四百米的小街上,小店铺或小超市一个挨着一个的排列着。面对变化,我等只能各自凭搜索着的记忆,兴奋地辨别当年的车站、邮局、卫生院、学校所在的位置。 

        很快我们联系到了当年我们插队的“东湾五七农场”时的邻居,现在花鼓小学的退休教师丁先生。老友相逢热情无比,去丁家小坐并向他了解多年来东湾村的变化和世故人情,不禁感叹万千。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随丁先生去了当年的“杨家山”,瞻仰我们当年的“东湾五七农场”的旧址。  “杨家山”是一个约有0.3平方公里大的山坡地,十多年前因修建铁路的需要,大部分坡地被拉平,剩余的部分除重新翻新过的房屋,“杨家山”的大部分都被树木和竹林覆盖了,当年的“东湾五七农场”己不复存在。当年的知青屋靠近铁路,原先有二三十米宽,进深有5、6米,中间有大厅,两边各有6个知青房间,用土砖隔出通道。现只剩下一部分的两大间,是被用来做饲养场了。东北边有一片林子,先前是“农场”的一排“干打垒”房屋,也早就已拆除了,再往东是库房和食堂,库房里曾放置过手扶拖拉机,食堂里还曾养过几头猪……“指点江山”让我模糊的记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1974年初夏,由芜湖市下放东湾益塘村的知青H等人的提议,东湾大队领导同意将全体知青集中起来管理,各生产队划出部分土地,由大队统一调配,在当时名为杨家山“野人畈”贫瘠的土地上劳作生活。知青们齐聚杨家山的“青年村”,取名“东湾五七农场”。我们这些来自上海、芜湖的知青和当地的干部、老农聚集相处,与原先在生产队时的“大小环境”相比,彼此间的关系有了变化,这里的“大小环境”倒是融洽了许多。知青农场的生产劳作有老农指导,生活有专人管理,当年广德县“知青办”还奖励了一台上海的手扶拖拉机,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知青农场的房子从原先的青年村搬迁到了“杨家山”,“干打垒”的屋子换成了有砖石砌的瓦屋。因为变成了自己管理自己,大家的工作态度也都颇为主动了。知青农场的成立在当年化古公社乃至广德县还是个新生事物,以至于其他大队的一些知青和部分后来下放到化古公社的芜湖知青也直接落户到我们知青农场来了……          有来的,有走的,新老交替。招工上调的,招生录取上学的,一个接着一个走了,走了的高兴地请大家嗟一顿,留下的只能眼巴巴地,再等待“走”的机会。风雨数载,不断磨练。从挑河、整地、插秧、除草,一直到收割,那一片贫瘠的土地在被浇灌的同时,也洗礼出我们的吃苦耐劳。虽说“大返城”终结了我们“知青农场的生活”,并使之成为了历史,毕竟让我们这代人懂得了对今天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告别了“杨家山”,我们一行顺着原先的“机耕路”去看看我们曾经修理过的土地……曾经的“野人畈”知青农场。 丁先生告诉我们:那庄稼地经过后来人们几十年的种植,水稻和小麦产量提高了许多倍,如今被人承包了。望着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我仿佛看到当年我们头戴草帽手持农具的劳作……穿过曲曲弯弯的田埂小路,我们来到原大队书记老周家,年过七旬的退休老书记和妻子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村里的老乡见到我们也十分激动,都说“没想到你们还回来看我们”,乡亲们款款的深情打动了我们这些老知青。老书记向我们介绍了东湾这些年的变化,如今村里不仅通了铁路、高速公路,318国道上长、短途的公交班车一天要跑许多趟,而且还招手即停,极大的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现在四个乡合并成一个乡,原先的大队分为六个组,老人享受农保,种地享受补贴。年轻人出外打工挣钱,回村造了洋气的房子,极大地改善了生活,各家的日子都过得挺滋润,整体脱贫了。  午餐后,告别老书记和乡亲们,我们一行插友返程回上海了。

        我默默地祈祷:祝愿第二故乡东湾(老湾)的明天更美好!

      插友 上海知青 世泰  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