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无聊刷着知乎,一篇“考不上985,211大学真的没有前途吗?”的帖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像这样的帖子越来越多,也就反映出人们对学历的焦虑越来越严重。
从小的时候爸妈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有出息。
好像没什么不对的,也好像非常合理。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1.
同村的妹妹去年考了大学,是一所不知名的普通一本院校。
虽然我也不算什么985, 211,双一流的高材生,可是机缘巧合下,去了一个大家觉得还不错的一本,之所以大家觉得不错,也多半是他的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
如此,我起初是看不起那个妹妹的。
直到今年春节,我发现本来去了全国知名院校的同学在群里慢慢不太活跃了。
想起原来关系不错,我有的没的就提到他。
直到其他同学半开玩笑的说到:“人家是全国知名大学的,学习那么忙,哪有时间理咱们这些差生呢。”
好像挺有道理的。
或许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差距,只是在外面的人看来,我们已经不同了。
哪怕是在那些我看不到的“低处”,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努力往上爬,可是在其他人眼里,只会看到你是不是名牌大学。
一句“考不上985,211大学未来就没有希望了”,抹去了多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
从小学开始,家长就只能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努力,自己家的孩子永远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第一名的光环,不知道为什么成为神的光芒,它只能照亮第一名是如何努力,如何刻苦,却让其他人的功亏一篑。
2.
造成这种学历焦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源的分配方式和标准问题。
大二的我很快也要面临考研和就业这一人生选择了。
今年的五一假期,虽然我离家很近,但是我选择了不回家,原因也还是那个怕被唠叨。
老爹经历过漫长的人生,看过别人和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所以他比我自己更渴望我的出人头地。
唠叨是在所难免的,我也非常理解。
高考失利,可以看得出他的失落,可是却听不到他的责备,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
但是在我上了大学以后,他说过最多的就是,你一定要考研,好好准备,不出意外的话,这是你人生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老爹没怎么上过学,初中就辍学了,但是他知道上学有多重要,自己也很后悔当时辍学的决定。
我不太认同他说的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但是我相信考研可以改变我就业的命运。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好的公司只会在好的学校招聘,好的学校有着更多的机会。
哪怕是你再努力,再成功,学历是硬伤,这件事情不可否认。
社会资源不会看到一个人努力与否,它只能看到你得到了什么成就,你到了什么层次,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出现“考不上名牌大学,未来就没有希望”这种说法。
3.
上述原因之外,还有眼界的问题。
其实上什么层次的大学,和上没上大学是一样的问题。
村里很多同龄孩子初中高中就回家种地谋生了,而我踏上了漫漫求学路。
跟学弟晚上散步的时候他说:“南哥,其实我完全可以去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大学,那里条件也会比这里好一些,但是我选择了走出来,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试试北方的教育,我会看到不同于我认知的东西,这是在一个地方,在一个阶层看不到的。”
大学也是这样的,高一个层次就会多一层机会,就像专科学生想着升本,本科学生想着考研,双一流学生想着清北,清北学生想着出国一样。
大学培养的不再只是人的知识,还有一个人的眼界,当你张口闭口都是钱要怎么赚,饭哪家好吃的时候,你以为与你一样的人已经开始考虑如何促进国家发展了。
学历的焦虑也会产生与此,当彼此交谈产生隔阂,从心底产生了某种自卑感会让自己怀疑如何与之竞争。
所以与其想着学历焦虑,不如珍惜现在的闲暇时光好好努力,努力去碰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怨天尤人不能让你成为你羡慕的人,学校的名誉也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未来,路是自己的,要靠自己走。
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晴空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