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抵是非常喜欢张爱玲和徐志摩的,尽管在有些地方,世人觉得他们并不"厚道"。
但张爱玲的追求真我,傲世独立,张扬明媚,甚至是她对金钱的俗不可耐,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几次三番破碎的留洋梦,尘世封锁的旧家庭,让她比她母亲更叛逆,虽然没有她母亲的清高,但她的孤傲,与生俱来的冷清气质,却让她更惊艳。也许是在香港大学对战争的亲身体验,在医院的监护工作,让她对生命的怜惜不复存在,也造就了她追求现在的性格。爱作画,就用生命去作,爱文字,就用生命去写,爱人,就用生命去爱。他与胡兰成,两颗相互倾慕的心,紧紧温暖彼此。读她的文,或许能感受到世间万象,纸醉金迷,人生百态,便以为她在生活中必是一位经验老成的女作家,实际上,她是那样的简单,孩子气,执拗,一个敏感自卑,绝不屈服,懂得放手的女子。
民国时期的动荡不确定,总是让她的未来扑朔迷离,虽有不甘,有怨气,还是不得不将其咽下,抑或是写在笔下,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说,越是孤独,越渴望倾诉,也只好拿起笔来,将苦楚,忧伤,喜悦一一记下,来日再读。
再到徐志摩,我觉得他浪漫不羁,虽没有什么一生的致力,但他的大胆放弃之果敢,是我所没有,也是他人少有匹敌的,无论是对林幼仪的冷漠无情,还是对林徽因的爱与执念,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最简单最单纯的样子,喜欢就是喜欢,厌恶就是厌恶,一切的爱在他这里都是如此明了。
我觉得他的才气一定是浪漫的,为了看虹在雨中淋着等候,为了赴林徽因的讲座,不惜以生命冒险,一个用回音表达着爱意,用热情凝聚着对生命的爱的人,也活成了一首诗。
遇见本身,就是最美的故事。我们都是光阴的使者,走过生命的暮暮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