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活细微处的自足
我几乎不怎么会做饭,但我喜欢逛菜市场,宽敞明亮、摆放整齐的超市,鸡飞狗跳、熙熙攘攘的大菜场,满足日常所需的楼下小菜场,都喜欢逛。绿油油白花花红艳艳的瓜果蔬菜,或码得整整齐齐,或堆得小山一般,都带来极强的舒适感。
早市——总有人起的比你早。休息日里我基本过着老年人的生活:早起。小时候妈妈说她睡不着懒觉,我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我同样睡不着懒觉。跑步、爬山、早市是我没有特殊情况的周末老三样。别以为自己起的意见很早了,到了早市你会发现,已经有这么多人了吗?!!!大爷大妈拉着小车返程了赶回去给孙子做早饭,中年大叔牵着小狗买中午儿女要回来吃午餐的食材,小吃摊的老板们采购好一天的原料准备出摊了。可想他们是几点钟出的门。再想想菜贩门是几点钟起的床,去批发市场批菜,而批发市场的摊位又是几点开的张。整座城市从凌晨开始就为了我们的一日三餐开始运转。
莫家街市场——总能找到你的口味。小时候在前营街住过几年,对莫家街再熟悉不过了。莫家街菜市场现在仍然保持着市区内无法撼动的地位,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充分体现了我市人口流入多,饮食习惯较为包容的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物质极大丰富,追求多样化生活的体现。前一阵突然的就想吃折耳根,(又名鱼腥草,我国中部、东南至西南各地区均产,川、渝、云、贵人多食,有清热解毒功效。据吃不管的人说是臭水沟里的鱼腥味,舌尖一舔就想吐)去了五一路早市、兴海路市场、王府井超市,最终还是在莫家街买到的。摊主是个四川大叔,“妹妹(四川方言,把中年以下的女性都叫妹妹),吃得惯suo?不敢进的多lao 买的人少”。
“与一座城市的肌肤之亲”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说,了解一座城市,只有去了菜市场才算与它有了“肌肤之亲”。去参观景点,是这座城市西装革履,打扮得很好的形态。而菜市场装扮不了,是它宽衣解带的样子。
重庆观音桥。去年在重庆一天上午为了brunch吃个抄手,跟着导航曲里拐弯的走进了一个居民区的菜市场。要知道重庆地图上显示的600米,并非从人民公园前门走到后门那么简单。上上下下七拐八拐,同伴都要发脾气了,我却逛的津津有味。看着当地的菜价好便宜,大把的空心菜只要一两块钱,还有些稀奇古怪不认识的菜。下着细雨湿漉漉脏兮兮的流浪猫在闲庭信步,伴着虽然只是上午10点已经传来的菜摊后的麻将声。
广州上下九。今年是我第一次去广州,也是我到过的祖国最南端。之前看节目,林依轮带高晓松逛广州的第一站就是去了个大菜市场。南方买菜和北方买菜的区别,南方可以买两根菜二两肉,北方是囤两吨白菜土豆。精细是南方菜的特点,也是南方人的性格。其实也是路过,去逛上下九,走着走着就到了买菜的巷子,不光是菜摊还有一些本地特色烧腊店啊什么的。可以听到纯正的粤语,(我猜是纯正的吧,因为都是岁数偏大的人,就像我们这里年轻人说的已经是青普话了,哈哈)之动听之有生活气息之弥漫着我所想象的岭南地区风土人情。
香港九龙。因为有在当地工作的朋友陪着,也算是不太“游客”的行程了,去了她公司还参加了她team的“closing dinner”。看到了香港职场的一角,节奏超快、效率超高,都用英文名,确实是很洋气呢。所以也特别想看看市井的本地人真实生活状态,就找到离住的地方最近的一个小菜场,大概6-7个摊位卖着我们平时常见的菜。估计一看我们就是旅游的大陆人,没有一个摊主招呼,没什么收获,有点失望。只是习惯性的在心里默默算汇率,XX*0.88,好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