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性格、社会、文化特点等等,我决定从文字、语言说起。毕竟我自己看日本文化相关的书籍的兴趣也是由学日语而起的。
不过各位无需担心,我不会引用过多的历史典故或调查数据使人瞌睡,谨尽力以易读的笔调来叙说。
一个国家的文字是它的符号,
它生活的诗,是它走过的漫长的历史。
这些文字中有着浓缩的故事。
日语中有许多汉字。
去日本旅游的人会发现,汉字随处可见,即使语言不通也不必担心陷入绝境。汉字是自汉朝开始传入日本的,自那以后演化出平假名、片假名,并被赋予日语的发音。
日语的汉字中除了简体,还有许多繁体字。
那是因为古代传入日本的汉字,还是结构复杂的繁体字,后来新中国和日本各自采用自己的方式简化了汉字 【当然也有相互借鉴】,于是不少未简化的繁体字就保留在日语汉字中了。
神奇的是,一些既不是简体也不是繁体的汉字,出现在了日语汉字中。
日本在简化汉字的过程中造出了很多新的汉字,以会意为主,考其来源也是颇有趣味。比如山顶是“峠”, 十字路口是“辻”。
简化汉字过程中还有一些小插曲,像是 “铁”这个字,本来已经简化了,但是简化后变成了“失金”,铁道局等相关部门很不高兴,就又改回去了,保留了复杂的“鐵”字。
此外还有一个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事实——在近代,他们借助中国古代作品中的汉字,组合创造出的许多新词,返销或者说反哺了中国,成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词组。比如
·思想
曹操诗句中的“思想昆仑居”原意为“想象”,被日本人借用来作为“thought” “idea”的翻译。
·文明
《易经》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原意为光彩和光明,被借用于“civilization”的翻译。
·社会
福泽谕吉最初将“society”翻译为“仲間連中”,后觉不妥,最终定稿为“社会”。
和制汉语还有很多,比如:
<另类日本文化史>一书中这样评价这些和制汉语——“这些译词既是对汉字本质的精到领悟,也是对西文原意的小心契合。透出旳是一种文化心机,一种感受性强于逻辑性的文化心机。”
为何这些中国方块字造出的现代用词却不出自中国人之手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中国传统的字本位思想了。
这种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咱们大中华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字 是光是电是唯一的神话,如此神圣之物怎么能随便乱改呢?”
所以在近代,政府宁愿用晦涩的旧字旧词来解释传入的新东西,也不敢动这谓为正统的方块字。有时表意十分难懂。
而日本就没有这样的困扰了。
文字是从邻居那儿学来的,他们并无根深蒂固的字本位正统思想。文字对他们来说本来就只是表意的工具,工具就是该拿来用的嘛。
没了这层顾虑,自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具的实用性,造出表意顺畅的新词了。
当然,在演化的过程中,有不少日语汉字的意思已经与中国汉字的意思完全不同了。因为看到汉字而自以为是地解读的话,有时可是要闹笑话的。
比如日语中的大丈夫是不要紧,娘是女儿,手纸是信,人参是萝卜……虽然读音和中文是不一样的,但是看到汉字还是很容易让人误会呢。
日语中有汉字、日本人改造汉字这种种现象,有人称之为被同化,有人称之为学艺不精……负面的评价还是蛮多,这其中大抵都有某种傲慢与偏见。
其实要说骄傲,谁没有呢。
日本曾试图废止汉字的使用,但是后来发现仅凭假名表达会造成混乱,于是还是保留了汉字。但是在造字造词的过程中做出了部分与中国汉字不同的改动。
这就好比我们有时也不乐意和别人用一样的东西、想要突出自己的特别一样,私以为是可以理解的。
咱们中华文明的汉字十分优秀,我们自当感到自豪。然而日语的发音和语法结构并没有受到汉语决定性的影响,依然保留着古日语的原样。日本的文字也并非放弃了其固有的文化,而是吸收了先进文明的文化,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改造、为我所用。
它既没有变成说汉语的国家,也没有像一些国家一样因为汉字之难将其彻底废除使用。
这样是否还能定义为同化、学艺不精之类的,在此就不多评论了。
最后提一下两种不可取的极端思想吧,希望诸位看待中日差异时,思维不会受制于此。
一个是大中华主义思想,一个是大日本(大西方)主义思想。顾名思义,前者是“日本都是学我们的,模仿我们的东西 就是不如我们”的自大思想,后者是“学习了西方先进文明的日本,就是啥都比我们好”的自卑思想。
以书中的一句话作结,
“当富有逻辑性的汉文遭遇感受性的日语,发生的物理反应是出乎意料的。有阴阳相克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容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