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学习螺旋:想象 - 创造 - 游戏 - 分享 - 反思
通过这样一个螺旋去发现并且提升创造性的思考能力。他们去构建自己的想法,然后尝试将它实现,不行的话,就尝试其他方法;他们学习从别人那里听取意见,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产生新的想法。
通过这样一个螺旋型的学习方法,持续提高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从而实现积累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去帮助他们完成每个环节,并向着下一次迭代前进
4P学习法:项目(Project) - 热情(Passion) - 同伴(Peers) - 游戏(Play)
所有孩子与生俱来都有创造的潜能,但他们的创造力并不一定能够自行发展,而是需要培养、鼓励和支持。
在以项目为的本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人们在项目中学会新的想法、技能和战略。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孩子是积极的知识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孩子的想法并不是外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如何判断哪些玩具对孩子好呢?不要问这个玩具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而要问孩子能拿这个玩具做些什么。如果孩子可以利用这个玩具去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项目,让自己沉浸在创造性学习螺旋中,这个玩具就是好玩具。
看过不少文章都提到基于项目的学习法,通过一个项目/问题,去学习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以项目为抓手去建构一套学习方法,进而实现学习方法与知识都有掌握的结果
掌握知识只是其中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学习是更重要的一环。毕竟,我们可以学习的知识是死的,学会如何探索和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渔」吧
当你学习编程的时候,你会成为一个更好的思考者。你将学会如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将学会找到问题并调试它们,将学会如何做一段时间内迭代地完善和改进设计。这就是「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思考策略。
刚好最近有在看一些关于「计算思维」的内容。计算思维不应只是计算机人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方法,这套方法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掌握。
这是一套很好的思考方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用这套思维框架去思考和解决都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训练某人在特定时间内执行特定的任务,那么游戏化可能是一个有效的策略。通过把人物转变成游戏,提供点数或者其他激励措施作为奖励,人们有可能会更加快速有效的学会执行任务。
如果你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成为创造型思考者和终身学习者,那就需要不同的策略,不是提供外在奖励,而最好是利用人们的内在动机,比如让它们解决那些它们觉得有趣或者有价值的问题和项目。
在Scratch社区,不提供明确的分数、徽章或等级,而让孩子们讲重点放在做互动故事、游戏和动画的创造性活动上。用「100+」代替具体的数字,让成员不再关注具体的数字,而是关注自己项目的创造性和多样性。
将项目个性化,给每个功能都提供更多的玩法,孩子可以更容易的添加个性化的内容,包括自己的照片和声音,促进他们不断学习。
刚好前几天读完了那本《产品游戏化》的书。通过游戏化的手段去激励参与者完成某项任务,这是游戏化的核心。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希望孩子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某项技能,而是养成持续的创造性思考,那就不能局限在一个任务的完成上,而是要给孩子搭建一个适合创造、发挥思考的环境,让他们去进行思考,互相给予反馈,促进学习进步。
通过同伴、学习小组从独立思考转向共同思考。
大多数时候,思考和行动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是在与事物互动的环境中,在游戏、创造事物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的;大多数思考都是跟他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分享想法,从别人那里得到反馈,相互借鉴彼此的灵感。
共同思考,共同进步。分享、反馈、借鉴。
学习社区中的经典合作方式:互补对(互补小组),扩展的团队(共同延伸扩展),子社区(用工作室的概念集结一群兴趣相投的人),反馈工作室(通过反馈与回复互动),咨询服务(提问与回答推动项目前进、教程实现等)
好老师应扮演的四种角色:催化剂(推动学生思考,激发想象力,示范可能性,促进探索与反思),顾问(提供建议,给予指点,不提供答案),连接者(作学生间的连接者,促成学生间的互补与帮助),协作者(分享经验,向新人介绍,推动俱乐部前进)
学习社区的玩法,以及老师的角色。
帮助年轻人做好准备,让他们在一个创新型社会里生活得更好,方法之一就是确保他们有机会追随自己的兴趣,探索自己的想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培养孩子的目标。
独立,有自己的兴趣,愿意为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探索,当有结论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给学习者的10条建议
(1)从简单的开始
(2)做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3)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那就先瞎折腾吧
(4)不要害怕尝试
(5)找到一个朋友共同协作,并分享想法
(6)为激发你的想法,复制也没关系
(7)把你的想法记在本子上
(8)建造,拆开,再重建
(9)很多事都会出错,要坚持住
(10)创建你的学习策略
给家长和老师的10条建议
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以扎根、成长并蓬勃发展
策略:帮助孩子们<u>想象他们想要做什么</u>,通过玩工具和材料来<u>创建项目</u>,与他人<u>分享想法和创造过程</u>,并<u>反思</u>他们的经历
建议:
(1)想象:展示例子,激发想象
(2)想象:鼓励捣乱
(3)创造:提供多种材料
(4)创造:总包所有类型的制造
(5)游戏:强调过程,而非结果(最好的学习经历主要是在人们积极参与制造的时候发生)
(6)游戏:延长项目的时间(给出足够多的时间去尝试)
(7)分享:扮演媒人的角色(帮孩子找到合作伙伴)
(8)分享:作为一个协作者参与进来
(9)反思:带有诚意的提问
(10)反思:分享你自己的反思
给设计师和开发者的10条建议
(1)为设计师而设计
(2)支持「低地板」和「高天花板」(简单的入门方式,无限高的想象空间)
(3)把墙拓宽(通过更丰富的设计,让更多兴趣、背景、风格的人接受和参与)
(4)把兴趣和想法结合起来
(5)优先考虑简单性(简单、可理解、通用)
(6)深刻理解你的用户
(7)发明你自己想用的东西
(8)组建一个小型跨学科设计团队
(9)要控制设计,更要利用大众
(10)持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