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得到高官厚禄的人算不算得志之人,相信你的回答很有可能是肯定的。
但是,古代先贤庄子对此却持保留意见。
在他看来,得到高官厚禄的人未必得志。
他在《庄子·缮性》里写道,快乐、精神健全的人,才算是得志之人。古代所说的‘得志’,并不是指得到高官厚禄。在得志之人看来,高官厚禄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然而,现代的世俗之人所说的‘得志’,专指得到了高官厚禄。殊不知高官厚禄并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它们只不过是你偶然得到的外物而已。这些外物,来去并不完全受你控制。如果是修道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得到高官厚禄而放任自己的性情和斗志,他们也不会因为自己贫困潦倒而趋炎附势。对修道的人来说,自己无论是拥有高官厚禄,还是处于贫困潦倒,都是一样的快乐,他们能把日子过成诗。现代的世俗之人,一旦失去了寄付在自己身上的外物,就变得不快乐;就算是得到了高官厚禄,也会因为担心随时会失去而内心惶恐。所以说,在物欲中迷失了本性的人,受世俗影响而迷失了本性的人,是本末倒置的人。
从上面这段话,你可以发现真正得志的人有2种特征:
1、快乐
这里的“快乐”,特指“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不受外物的影响。
庄子就是这种快乐的人。
君王见他时,曾想让他做一个很大的官,但是庄子拒绝了。
因为在庄子心目中,高官厚禄远远没有逍遥游的快乐重要。再加上当时的君王统治过于黑暗,不顺道而行,庄子自然不愿卷入这样的官场。
他虽然过得很贫困,但是由于内心富足,所以过得很快乐。
由此看来,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拥有这种快乐的人才算是得志之人。
2、精神健全
这里的“精神健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清如水,没有被物欲和世俗的看法所影响。
像老子就是这种人,他无欲无求,坚守内心的原则,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
正因为老子坚持了自己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他才能写出《道德经》这本传世经典。
与其说是《道德经》造就老子成为得志之人,不如说是老子的精神世界造就他成为得志之人。
或许你没办法达到庄子和老子的高度,但是你可以努力向他俩靠近,这才是学习古人经典的意义!
对于如何才算“得志”,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