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读书笔记?
利用知识卡片笔记法
原文摘录+理解转述+关联+行动清单
原文摘录:
摘抄书中对自己有触动的内容。
理解转述: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关联:
一是关联自己的经验,二是关联大脑中的旧知识。
行动清单:
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我可以怎么应用这个知识。
如何选择适合的好书?
1,按兴趣选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翻开一本书的原动力。
2,读透一个作者
当读某本书收获很大时,建议把同一作者写的书全看。
3,好作家引用或提过的书建议阅读
4,跟靠谱的人选书
和靠谱的人有关系的书大概率是靠谱的。
5,按需选书
根据自己当前的需求来选,适合自己,才有意义。
追求阅读数量还是质量?
两者并不矛盾。
阅读初期,脑子里没有太多知识,应该大量阅读。
阅读一段时间后,可以开始注重阅读质量。
最主要的是开始尝试输出,和践行书中的知识。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里面也提到,阅读是为了改变。
即使你读了再多的书,没有去践行书中的道理,也不会有改变。
什么是读书中最重要的事?
读书的真正意义是思考,书本的信息就是思考的养料。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开启思考。
大脑为了节能,它会从过去的记忆中调取过往经验来应对当前的问题。
读书就是填充启发思考很好的方式,需要和过往经验相结合。
思考和学习的本质,就是让新知识和旧知识产生关联。
读书的3个技巧
1,关注带走多少知识
不要追求读了多少本书,而是要想:
书里讲了什么?
我记住了什么?
什么改变了我的生活?
2,多读经典
经典书籍流传至今,一定有价值所在。
3,读书一定要写笔记
不是把重点内容划线,要把自己联想到的经验写上去,制作成读书卡片。
读书的目的是让新知识和你的旧知识产生关联。
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1,定好主题
确定一个主题,比如写作,情绪管理,养成习惯等等。
2,列问题框架
可以用"黄金思维圈"的方式来提问,为什
么?怎么做?做什么?
3,收集相关书单
利用搜索功能,到各大平台进行搜索。
4,快速扫读选书
把目录和序言看一遍,确定这本书是否跟主题相关。
5,从书中找答案
根据问题框架,从书里面找到对应答案,并对多本书的答案进行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