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扶贫攻坚的政策,今天我又一次随同事一起来到了单位的扶贫点——暖泉镇王家庄村。
王家庄也真远,县里的最把边,天气也真热,夏季的大伏天,暖泉也真暖,没有泉干着暖,站在公路上看见道路两旁院坝上绿油油的庄稼,虽说热感觉也还好,可一走进庄户人家的家里,给人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庄户人家固然贫穷,可部分人家家里简直不堪入目下不了脚,你想坐都找不到个干净地,好在我一贯休闲装、素面脸、不怎么娇气,不习惯也能坐下。
当然村里也有看起来可以的人家,如防盗门铝合金窗,在旧窑洞接口贴上磁面,装饰成现代样,但不能说凤毛麟角,也是屈指可数,总之再怎么装饰也脱离不了农村的习性——脏。不过我们吃饭的地方是现代装饰,家里院里感觉都好,简单干净清爽。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党的富民政策为农村带来可喜变化,路修宽了变展了,走起来轻松了不用尘土飞扬了,党的富民政策还扶吃的扶用的一直在倾力的扶,可再扶也不可能扶到家庭卫生吧,清理卫生,那就和每天需要吃饭一样需要经常清理,没听说财神爷爷也是喜欢干净人家吗,要是谁家干净先扶谁家多好啊,我想这样是不是可以带动起一批懒汉懒婆娘。
这次下乡主要是在去年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一些基础信息,访问扶贫政策的落实、兑现工作,了解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生长情况,巩固和稳定基础性的状态,促进今年各项收入有所增长。
同事们习惯于结伴走访贫困户,三个一伙四个一伴,这样做起工作来,可以互相取经、互相帮助、互相拍照、互补遗漏等。可以欣喜的是贫困户依托养殖、粮食加工、大鹏蔬菜等扶贫项目生产增收,离脱贫的路又进了一步。
好在这项工作我己经轻车熟路,做起来也相对容易的多,下午时分我们就坐上了回家的车。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艳阳高照,拐了几道弯就大雨滂沱,那真叫一个惊险,山上的水如同瀑布一样往公路上倾泻,山路上的水真经是山洪爆发般的流淌,几股头的水都在公路上淌流,真是人在车上坐,车在水中游,时不时车和水冲击的浪花就能打几尺高,真经是大车也冲击,小车也冲击,分不清是大车冲刷小车,还是小车冲刷大车,那真叫一个惊险又刺激,说实话这种身临雨境一直前行的感觉我还真少经见,不过雨再大水再多,也没有朋友圈的雨水大水流急。
万家灯火时,雨停了水小了,我们一同九人在饭店由我做东,红火了一顿后也各自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