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一个房价曾长期走低的省会城市,10个超级大盘同时在建,主城区以外的房价被压在5000左右,即便是这个城市的原住民喜欢买房,即便是省内的人大量在省会买房,即便是旅游房产在省外推销的还不错...我还是没想到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房价会翻了一番。
政府确实要更懂调控经济,比如烂尾、比如土地供应、比如现在的棚改货币化安置...太多办法能影响房价了,我这个没有数学天分的人实在想不过来。
这张图片是这个城市的金融城,本地最大的房开为了这个盘收购了一家证券公司。几年前到处是他的广告,里面充斥着“摩根、沃伯格”这些显赫的姓氏,让人怀疑这个广告创意来自宋鸿兵。现在,虽然没有全面竣工,虽然冷清,但是已经有些公司入驻了,逼格高、没神盘堵、价格也还可以。不过我很难想到这里要多久能热闹起来,贵阳是否真的能有那么多公司入驻,毕竟旁边还有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这个城市仍在高速发展,三条轨道交通线在政策收紧之前便完成了审批,道路施工仍在加剧着拥堵,即便有了独特的1.5环。好消息是管理部门终于开窍了,给了二环牌的我们外地车的待遇(开四停四),但是谁需要去主城区呢?
从九年前第一次踏入这座城市开始,她就没有停下过拆建的步伐,曾经有段时间出了校门就会有种回到黄土高坡的感觉。现在的花溪区已经恢复了旅游区的特质,我住的观山湖区处在最后的疯狂,泥罐车呼呼的从小区外的路上飞过,不愿意刹车的司机为了不伤害别人总不忘鸣笛。对面的房开认为建公园有些吃亏,正分出一部分地在建水上乐园,喀斯特公园的山靠凿是不够的,于是白天会有爆炸声传过来,父母也找到了家乡当年疯狂开矿的感觉。
这个时代确实发展太快了,特别容易打脸,在我写下上面这些内容的一个月后,妻子找了份工作,办公地点在十公里外的主城区,我需要开四停四的掐着日子送她去上班,另外的日子里我需要起的更早送她去公交站,确实有很多人需要去主城的。
最近一直在纠结换份喜欢的,能有些成就感的工作,对目前的工作完全死心却还因为各种原因陷在里面。这或许是我近期一切困扰的根源,该做出选择了,人生真没多少时间能浪费,也许我也需要像这个时代、这个国家一样疯狂一把,做一只飞起来或是摔死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