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学习某样东西?
吸星大法好,能把周围的一切都化为自己功力增长的养料。别人的错误和失败,形成我的经验;别人的经验,成为我的智慧。
学习就是加速度
在我们没有资本、没有好的发展机遇时,学习是我们缩短跟别人差距的唯一方式,学习是可以让我们赢得更快的方式,是我们可以赶上别人的唯一武器。
只要拥有学习的习惯和技巧,就永远有赢的可能。但是学习本身就很难。
肤浅学习只能让你了解,不能为你解决。一定要有一个完美的学习计划,我一定要系统学习
自主学习的动力一般源于以下几种:
第一种学习动力是兴趣。兴趣会带来想学的感觉,比如看到人家弹古筝非常优雅,所以就特别想要弹古筝,这是学习动力的一种。
第二种学习动力就是急用。我需要掌握这个技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第三种学习动力可以忽略不计,就是为了模糊的有用感而学习。
好的状态当然是我很想学,而且这个技能又非常有用,这是一种完美的状态。
但是急用的东西未必感兴趣,感兴趣的东西未必急用,如果要我来选的话,去学那个急用的技能。
有人可能觉得这样太功利了,这些人秉持的观念就是学什么都有用。
你读的书会成为你的底蕴。
一时兴起,拥有某个技能,为前途奠基,这样的好事我是从不想的,因为我不知道哪个技能能在将来发挥作用。
对成年人来说,学习最难的就是投入和坚持,然而大多数人的“兴趣”不成熟,都只是一时兴起,非常脆弱。
因为你的“想”和好奇心不足以支撑你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和忍受学习中的无聊直到入门。
如果真的是兴趣所在,那是忍都忍不住的学习欲望,所以就不存在选择的问题了
急用性出发学习的好处。
- [ ] 第一,能够帮助你及时应用你的所学,并且得到反馈,它符合学习的正确步骤,完成了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 [ ] 急用性出发学习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很着急解决,并且一直存在,所以自动会提醒你马上去学习。
- [ ] 第三个好处,就是学习效率高。因为要用,所以你必须得快速地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相比无目的地散漫学习,效率要高出好多倍。
不会有人带你的,带也带不了多远。最核心的那些东西必须要你自学。你可以读书,你可以去百度搜索,你甚至可以去一些行业群内付费提问专家,你可以花钱去听最好的名师课。
在一个公司里,带新入职的基层员工的人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明明可以很方便地跟这个行业内的卓越者学习,你为什么不自己去?所以,你根本不需要纠结什么有没有人带你
在实践中学习,遇到问题主动询问和自己动手,就是最好的学习。
从急用出发去学习的具体步骤是怎么样的?
第一步,做一个问题清单,列举自己眼下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现在很着急解决的工作当中的问题,或学习当中的问题,或生活当中的问题,都可以写下来,然后在上面标明紧迫程度。
我最近比较着急学的知识是关于如何管理的,甚至还去看了许多心理学书籍。我就像一个饥渴了许久的沙漠迷失者,在一本又一本书中寻找答案,这个过程根本不用任何人敦促。
第二步,从清单中最急迫的问题开始,用关键词上豆瓣搜索相关的书单。
豆瓣的书评区质量还不错,搜到书之后除了评分之外,还可以从长评里找一下这本书的读书笔记,通过别人写的读书笔记就能看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得好不好,进而可以过滤掉很多“标题党”,或者虽然好但是无法解决你问题的书籍。
第三步很关键,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技巧,就是从目录跟框架出发,先去了解一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找出其中最着急阅读的章节开始读。
这样做的好处,第一,可以避免你把这本书买回来之后从来没有打开过;第二,避免你读了序言跟第一章之后,就没有兴趣读下去了。
如果这个章节读了一半没读懂,不妨再退回去。这时候你退回去读,就会很感兴趣,因为读不懂又成为一个急迫解决的问题了。
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
第四步,把你问题的答案记录下来,也就是做读书笔记。
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发现,有些问题横亘在你的生命里,会多次出现。
而我们的记忆力显然没有那么好。
说出的话有人会忘记,但写下的字是需要经过许多人的眼睛和脑子审视的,会被许多人评论的,而且他们还可以对着你的文字去查询,去探讨。所以人在写书的时候,会比在说话的时候更谨慎。
这就是我为什么推荐大家去书里找答案,在书里,你能找到一个更谨慎的答案,你也能找到一个更系统的答案。
遇见问题,先去书里找答案,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但是问题是,即便书里有答案,大家还是视而不见,他们喜欢反复问,到处碰,总茫然。
那些厉害的人,都是自学的。学习得多了,学习本身就成了能力,就成了普通人最不凡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