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杨慎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道出了江水长流而英雄随时间消失的感慨,在这首诗被谱成曲后更是被广为传唱。在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但这些人物大多都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成就斐然,可以被成为全才的却少之又少。
张衡出生于公元78年,时处东汉时期,张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他的祖父张堪能文能武,张衡对他最为敬佩。张衡从小就一心扑在学习上,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还善于吟诗作画。16岁时,他外出游学,大量的实地走访与考察对他后来研究地理和地震学提供了实践基础。
由于年代久远,张衡制作的地动仪已经在公元200年左右失传,如今人们没办法再观测到地震仪内部的结构,也无法对其科学性进行检测。但据史料记载,公元138年时陇西地震,地动仪“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说明张衡的地动仪在发明之后是经过检测的。
原来,教科书上关于地动仪的介绍来源于1952年《人民画报》刊载的一篇文章,但书上的引用有些断章取义的意味,它没有注明原文中的一段背景介绍:报纸上描述的地动仪可不是当年张衡亲手打造的“真品”,而是1951年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按说史料的记载仿制的模型。
但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及日本的一些学界权威专家,都纷纷发言对地动仪的实用性提出质疑,就连我国中科院院士傅承义都说:“房梁下吊一块肉都比那个强!”
那么地动仪究竟是如史料中记载的那般灵验,还是如今科学家推翻的才是正解,由于地动仪原件的流失都无可考证了。但不论怎么说,地动仪的发明都是在那个古老的年代里,智慧的古人们对于科学做出的勇敢探索与大胆创造,科学的进步不就是这样一步步取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