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也算是我的历史启蒙教材了,儿时,我被里面个性鲜明的角色吸引。现在,我依旧捧着三国演义,三国志,可到不是想看看儿时的老朋友,而是想好好看看那个风云激荡的三国!
在下才疏学浅,在此舞文弄墨是第一次,以下的一切内容纯属个人见解,多请各位三国迷指导。
在看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时,我曾看到一个成语,明先生用这个成语解释了为什么明朝无力回天,那就是气数已尽。什么是气数,遗憾的告诉你,我也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如果一个人没了气数,要翘辫子,一个国家没了气数,再怎么补救,也回天乏术。君可见清,明两朝末时,明内有崇帧皇帝玩命干,外有孙承宗一堆猛人守着山海关,追着起义军打,清内有维新团(虽然只闹腾了一会儿),外有李鸿章等搞洋务,尽力的保卫大清(李鸿章是忠臣一点不可否认),还闹出个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可怎么着,大清灭亡了,大明也灭亡了。
接着讲蜀吴魏,这三个国家存亡也与气数有着莫大的关系。蜀,有三口气。第一口气,刘备的德,以德服人,益,荆两州百姓皆服,身旁将领对他死心塌地,在赵子龙单骑救主,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可见。第二口气,诸葛先生,内可安国,外能治军,刚走马上任就干掉了十万曹军,陪着五虎大将足以当一口气。第三口气,益州,天府之国,蜀道艰险,易守难攻,当年周瑜本想拿下益州换荆州,可后来量力而行,还是放弃了,连刘璋这样的昏主守益州都能让周瑜放弃,更别提雄才大略的刘玄德。
蜀怎么亡的?三口气断了呗,刘备死了,德不在了。诸葛亮死了,传人蒋琬病死,费祎被刺杀,姜维遭排挤。至于最后一口气(益州)要好好说说。
古人云:在德不在险。德比险重。说白了,没德,你连险都守不住。刘备在时,打过一场打败仗,叫陵夷之战,那场败仗蜀军损失惨重,抛开伤亡兵马不说,黄忠战死,刘备本人也得了后遗症,在白帝城去和兄弟团圆了。但有一点却没人注意,为何陆逊大了怎么大胜仗,却到了白帝城就罢兵?很简单,打不过去。有德有险,汉昭烈帝在时,谁敢犯蜀州?
上面是刘备在时,下面是刘禅在时。刘备身边不是武圣就是军神,刘禅身边(黄浩得宠时)不是混蛋就是王八蛋,厉害的几个不是在屯田就是在避难。都没人守险了,你要险有什么用,邓艾带着十五万大军头也不回的打到成都,蜀亡了,刘禅他老人家才发现,第三口气早断了。
今天先讲到这,不对的地方多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