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私德而没有公德的社会到底有多可怕?

人是群体性的,我们有共同性的社会意识,而这种意识构成了相似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现代人的社会行为却越来越偏离它原本的轨道。

共享单车是小律每天早上骑车到地铁站的交通工具,但前不久,小律在小区楼下看到一辆共享单车,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可连续一周,这辆共享单车一直停在她家楼下,走近一看,这辆车也没有上锁,被人给停放在一楼不算太起眼的角落。

小律后来发现,在她家小区的其他地方也有停放共享单车的,这不得不让她联想起,有时候早上出门很早但是停共享单车的指定位置都已经一辆车都没有了……

这样的公共设施被这些人以自己的方式“霸占”了起来,停的顺理成章,好像车子就是他们自己家的一样,相信共享单车不止一辆这样被擅自停到了某些人的楼下。


利他主义的缺失

我们从小的教育往往是要我们应该怎样,成为有用的人,超过别人家的某某,长大了赚大钱,成为某某,不要像隔壁的谁谁一无是处,小时候我们就被贴上了标签,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而这加速使我们成为了一个“要达到某种结果,而不惜任何代价”的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利己主义。

争抢这个词常常见于报端,唯利是图的心态,成为了这个社会的标签。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被那些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人扭曲成了人的自私自利是应该的。

但事实上,佛家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是为己。不为自己创造新的恶果,不为自己创造新的灾祸,这才是为自己,才不会天诛地灭。


独享是劣行,共享才是修行

当下社会,人人都缺少一种共享的修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先生在《新民说》中就曾经对国人道德观中的“公德与私德”有过深刻的阐释。

人人替自己着想为自己活得好而表现出的品行是私德,人人替他人着想为了大家活得好而表现出的品行是公德,公德与私德是兼备的,人缺少私德不能自立,人缺少公德不能团结,成为国家的人公德和私德都要兼备。所谓的团结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修身养性,避免冲突

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和谐、团结、善良的,每个人在做事情前如果能够思量,那么必定不会造成冲突,即使有冲突也不会引起恶劣事件,每个恶劣事件的背后是缺乏对事物的深刻认知和理性思考。

人的修行是思维、心理、行为多方面的,《庄子大宗师》说: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

人生活在集体中,始终是群体性的,所以就要为群体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一味只是从集体中获得利益而丝毫不予回报,那和寄生虫没什么两样,这样的人会为他人带来麻烦,也是社会的垃圾,人人享受权利而逃避义务,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将会衰落。

试想,如果你的父母养育了你,而你对父母不予回报,那么你的家族会越来越兴旺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zyguo/p/4962425.html
    晴天哥_王志阅读 314评论 0 0
  • 1、记住,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三小时以上的,一定都是那些月收入不超过两千元的,如果你想要月收入超过两千,请不要把时间...
    拾书青年阅读 375评论 0 1
  • 为缓存提供数据 1、生成(Generate),为缓存生成独一无二的标识符。2、绑定(Bind),确定接下来运算使用...
    littleDad阅读 448评论 2 0
  • 摄/一一 这组图用手机拍摄于清晨上班的路上,后期用修图软件增加了曝光量,恢复人眼视觉中雪的洁白。 七点半多,上班族...
    一一ID阅读 221评论 0 5
  • 每到周五都是莫名的兴奋,也许是学校时期养成的吧,哈哈六点半一打卡,立马冲出公司大门,四小只又在周五相约北美N...
    小梁姑凉阅读 261评论 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