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同学说过,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一直在一起超过十年,那就是属于一辈子的缘分!他说我们属于这种命中注定的缘分……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学问之广浩如烟海,临床症状千变万化,不少中医业内知名人士说中医学问想要延续,离不开师承,舍此无他……
所以我有幸遇到了我的老师,我想我们应该也属于这样的缘分,与刘老师相识,最初是05年的时候,在校实习期间,有缘跟随刘老师学习一段时间,若干年后我参加工作后进修,一年的时间再度跟刘老师学习抄方。直到目前这次,刘老师被邀请去我们单位坐诊……这使我不得不感叹,人生何处不相逢!
关于学习期间的事回忆了很多,我觉得作为学生我应该有必要记录一下,聊表寸心,感谢师恩,纸短言长,书归正传,那就先说下我认为的“经典语录”吧
偶有闲暇的时候,老师会给病人上“政治课”“心理课”,开导病人,放下执念,一身轻松。中医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为中医是一门形而上的学问,也就是道器合一的学问,更加偏于道的层面,因为中医里面七情致病不容忽视!
关于减压:
放宽心态,不可执迷: 孩子是社会的,官职是暂时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
世事无常,处变不惊: 孔子养生三部曲,少年忌色,中年忌斗,老年忌得。
关于养生
天 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人有三宝精气神
最好的运动时间不是早晚,而是顺应四时,天人相应,因四季变化,简而言之,就是跟着太阳走,太阳出来方可运动。
老师还经常说:中国的男人都肾虚,中国的女子都缺钙,意思是总也补不够;男人养生符合太阳的特性,女人养生应符合月亮的特性,尤其女人的月经周期,排卵期最好在月亮最圆的时候,因男属阳,女属阴。逆天而行,黑白颠倒,节制无度,入不敷出,必将大乱。
刘老师一直有坚持看书看报的习惯,大多属于中医专业类的,认为比较经典的会摘录下来,老师说他这个年龄已经没有记忆了,记住的也就记住了,终生不忘,记不住的诊病过程中他也会翻出自己的笔录,关于这个问题我和另一位老师还有同学都探讨过,有的说看书不好,给病人没把握的感觉,有的说看了说明你工作态度严谨,对病人负责。我更赞成后者观点,人脑毕竟不是电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存储器。老师还说
中医需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正所谓文火炖汤,悠久弥香。
不要怕做冷板凳,是每个中医的必经之路,老师说他坐了十年冷板凳。
进修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说,回去以后有病号就看病,没病号就看书,用心看病,辩证准确,就不愁没病号。
我们基层医院中医理疗大都是在一块,偶然一次老师去督导,给我们领导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或指导意见,大体意思是希望领导重视中医的发展,后来私下里对我说,你记住的专业是中医临床,不要丢了这一块,我说老师放心吧,不这样我都愧对你,你所教的我一定学以致用……
后来,老师也会打电话询问,问我干的怎么样,又交待我说一定要注意用药原则,处方严谨,尤其谨记十八反十九畏,高危人群更要小心,不懂就问,实在不行就转诊上级医院,因为中医的有些事情不是科学能解释清楚的,医学未知因素太多,不懂的人更是没法讲理的,你太年轻,这也是对你的一种保护。比如说有一次,一孕妇咳嗽缠绵不愈,非常痛苦,我真想帮她,小心的开了个方,后来就担心的吃不下饭了,打给老师电话他说没事,但以后要注意。
微信太普及了,后来加了刘老师微信,我觉得很惊讶,我说刘老师你太厉害了,玩微信了,他说我慢慢学吧,又嘱咐我一些事情,增强我在中医方面的信念,打字很慢,还说别着急名中医早晚属于你们的,我感觉好笑,名中医没想过,眼前我更在乎的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疗效,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然后发给我了不少中医方面的文章,后来也偶尔发信息,大都是转发的文章。有一次的交流中,有一句话印象很深:谢谢你对中医的执着,中医后继有人了。我觉得有些言重了,我觉得每一位老中医担心的就是中医的传承问题,尤其是年龄越大,呼声越高,中医的传承,时不我待!!中医是国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瑰宝,想要学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中医的特点属于个性化治疗,更不可能像其他的技能那样短期培训,大量复制。中医的学问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沉淀,从临床经验中一点一滴慢慢领悟渗透,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现在从事中医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为了中医的发扬传承,都会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分享,而不是“留一手”,刘老师的想法也是如此,担心中医后继无人吧!
尘封的记忆就像斑驳的碎片,努力拼凑,却也无法复原!我职业病很重,絮絮叨叨了不少,关于老师记忆很多,语录也只想到了那么多,虽然都是些日常平淡无奇的小事,一样成就了老师德艺双馨的品格,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路,平凡的人生一样中彰显伟大!
大医精诚德为先,不忘初心为病人① (回忆刘新年老师随诊语录)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印象中对中医的最早认识,是小的时候走村里的街道上,看到倒在路口的药渣,黄褐色的,各种形状,那时候不懂,感觉喝中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