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7月大学毕业,怀揣梦想,来到了边疆的一个美丽城市——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在未来之前就被它的名字所吸引,非常唯美的一个名字,来之后才了解到它真正的含义,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黑油”?“石油”!原来这是一个“石油”城,“石油”和“money”相联系,克拉玛依也是富有城市的代表!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已经14年,“富有”比不上“北上广”一线城市,但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城市人的热情、好客,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环境之干净,人们的素质很高!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
这有温度的城市生活了14年,也在慢慢实现我的教育梦想。2005年,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时候,听周围同事说:“克拉玛依的孩子不好教,这是一个油城,也是一个职工城市,这里的孩子优越感非常强”。的确,在工作的14年中,我慢慢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自我强大的优越感”,他们大多数孩子有着车接车送上学放学,有着父母每月超额的零花钱,有着一双运动鞋好几千,他们确实缺少了口里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父母也缺少让孩子吃苦的意识,稍微对孩子严厉一些,孩子和父母都接受不了,总是要找一些借口为自己解压。我从小生活在口里,在上学期间,我感受到了“要努力学习来改变命运 ”的浓浓氛围,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都️一种“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意志力。
昨天,一个新收的小徒弟告诉我,她最近在和一个学生聊天,说我很严厉,但学生很喜欢我!这句话慢慢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勾起了这14年教学中和学生的“斗智斗勇”的情景。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被学生气哭过,也被家长指着鼻子骂过,也被领导批评过……但无论多艰辛,都没有改变我做一个有职业操守、️教育情怀的教育初心!因为刚参加工作,年龄和学生差不了多少,于是学生和我走的特别近,这种近忽略了上课和下课,导致上课的时候学生也是肆无忌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导致控制不住课堂,课堂效率极其低下!我当时在想,应该对学生严厉一些,于是对学生提了很多要求,课上与课下的种种要求,特别是不能和老师套近乎之类的,慢慢的、课堂安静了许多,但学生却疏远了,问题的少了,找你聊心事的少了,走不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不到学生的动态,对教学没有促进作用……
怎样把握好“严厉”和“温柔”的尺度呢?我也查阅了很多书籍,书上没有现成的条规可以搬来直接用,后来慢慢悟。“油城娃”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我优越感十足”,那我何不借助这一点走进他们的世界,于是下课和他们谈名牌、谈明显、谈流行……在和他们谈这些的时候时不时的把口里孩子怎么艰苦学习,你们今后也要考出新疆,融入到更大的环境中,你现在的优越感在那时什么都没有了,父母只能满足你现有的,唯有现在的努力才能️长久的优越感!慢慢的,学生也感觉到老师是为他好,于是上课和下课的规矩他们也就慢慢的接受了,课上做一个“严厉”的老师,课下做一个“温柔”的老师,把握好“严厉”和“温柔”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