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这个字儿多用来翻译外国人名——蒙娜丽莎、娜拉、娜塔莎、安娜卡列林娜等等,最早在中国被老百姓熟知大概要归功于苏联老电影。上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的父辈们,纷纷为女儿起了这个洋气十足的名字,正因为如此,我也能在这短短二十余年里,遇见了不计其数的娜娜。要说的这几位,娜就不用说了,别号分别是胡扯、田田。
1. 胖姑娘胡扯——没错,这还是自封的。那时候小城镇里的一帮高中女孩,还没有那么多劲爆新鲜的玩意可以瞎咧咧,家长里短也入不了耳,心气奇高,聊的是浮在云朵上的畅想,而她尤其热衷于此。高三嘛,席慕容三毛还是枕边书,铁门已半开,外面高远自由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撩拨。她那时极度向往北京,用很多固化又动人的意象去描述。而我一如现在,一派无所谓,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思。她与另一位童鞋颜豆的固定开场白是:来,我们聊聊人生吧!
胡扯很自律,功课上丁是丁,卯是卯,绝不敷衍含糊。集体活动上,做事是风风火火,说话是爽利干脆。那些被她呛声的男生们知道她是一匹烈性小马驹,却不曾见识过她属于少女的那份娇憨。有些女人,撒起娇来像蜜,黏糊糊沾一身,而她偶尔流露出的一点点甜,就能让我觉得粉红了半边天 。有回她去北京参加姐姐的婚礼,回来跟我说起遇见的一个男孩子,说什么忘记了,只记得她眯眯笑起来的毛毛虫一样的眼睛 ,弯啊弯在春风拂过的向日葵大脸盘上,笑她她捂着嘴说讨厌啦,切,大姐大也有少女心。
不知道为什么会和她投缘——自习课上用纸条写大段大段的话传来传去(她会把纸条叠成心形), 吃她张开虎口从苹果上咬下的一大块。她还持之以恒地叫我米菲,就是那个呆萌叉叉嘴的荷兰兔子,像一个姐姐一样帮我分析乱七八糟似是而非的感情,感觉被宠溺。但她也说过,“我们之间,最好不要有劫,一旦有,便是永劫”,用瘦瘦长长的胡扯体写在纸条上,她对我是有期待的,我会珍惜,会努力过得值得。高中毕业后见面不多,聊天也少,她远在日本,打工、读书,想来充实而忙碌,不知道日日分享她心情的是哪个。再等等吧,一定要去见你,哪怕情怯,哪怕害怕不如不见,哪怕时间太短,故事太多。
2. 田田是土生土长的山东大嫚,以前是很傻的,傻到不知道自己穿几码的鞋,别人买多大她就买多大,现在则是广告公司里一条小鲤鱼,按着计算器算着身价和年薪,掐着合适的点儿跳龙门。她肉乎乎,小粗腿儿,八字步,表情夸张到可以发展表情包,熟练勾兑网络流行语,于是笑点低的我在萌萌哒她身旁就成了随时笑傻的哇哈哈。一颗文艺少女心,一手锦绣文章,汉子风格,逗逼气质,大概就是她的勾勒了。
不得不说,第一印象是土土的,但也很快引起了同样土土的我的好感,并引以为知己。虽然红过脸,也明里暗里得闹过别扭,但最后却证明是办公室里最交心的同事。那时候和她临工位,班上得闲散,每天八卦吐槽笑话不断,咋咋呼呼热热闹闹的过日子。后来我先离开,公司是不想再回,但却十分舍不得她。
以前不懂四维空间到底是什么概念,在看完《星际穿越》后,循着时间轴回到过去的场景一直在脑海中回放。什么时候时间也可以是个通道就好了。世界上太多的遗憾要归因于时间。我要做时间旅行者,去会一会那时的自己和亲爱的娜娜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