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国,是一个夹在齐楚之间的小国家,方圆五十里,相当于现在的方圆20公里的一县之地。县长中,哦不,国君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滕文公了。相信很多人都在高中语文课本里见过“孟子·滕文公”这几个字并对里面需要背诵的内容深恶痛绝。
滕文公不光在现代出名,在他本人活着的时候依然出名。一方面原因就是他的姓氏,姬,对了,他就是封神榜里正义的化身姬昌、姬发两父子的后代。战国时期,名义上依然属于东周统治,姓姬,就好像三国演义里刘皇叔姓刘一样,那可是皇亲国戚。另一方面则是滕国在他的治理下,国(xian)富民强,贤者云集,成为远近闻名的“善国”,也就是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啦。
说来也奇怪,这么个小地方,齐国楚国随便派一点军队,也就灭了,怎么还能任由其发展,还远近闻名地成就了“善国”了呢?
首先呢,就是滕国国君特殊的姓氏了。国姓啊,当年,哦不对,几百年后的大耳贼刘备不管去哪,顶着个国姓都能受到各地豪强的礼遇,袁绍,曹操,公孙瓒都希望刘备去自己那,只是后来刘备占了徐州这么个兵家必争之地,才被曹操发兵打跑的,而且人家曹操的老爹还被害死在徐州在先,才堵住了让天下人的嘴。
再看我们滕文公姬宏,就是一个小县长,灭了没啥利益,名声还臭了大街,明显是亏本买卖啊。当时的聪明人都懂这个道理,所以滕文公问孟子:“事齐乎?事楚乎?”的时候,孟子很明确的回答说,你谁也不用管,只要把城墙修高,护城河挖深,和城里的百姓一同守卫,就能保你一世安稳。
这种程度的防卫,当然不能挡住齐楚,但可以挡住那些脑子发昏企图找你麻烦的宵小之人,比如,即将篡位的宋康王……
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宋康王后来自我膨胀脑子发昏灭掉了滕国,名声大臭,被齐国随手干掉了。
再有就是滕文公在位期间七年的国际形势了。滕文公姬宏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25到公元前318年。那时候国际形势复杂,即将发生大变,西方的秦国已经颇有霸主气象,关东六国已经感到了实际上的威胁。
秦国已完全据有关中,并占有汾阴、皮氏、函谷关等前进基地及重要关塞,黄河天险几乎成为秦之内河,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之势。也就是这一年,秦惠王改元称王,准备挥师东进。
西有强秦虎视眈眈,齐楚哪还有心思顾及滕国这么个小县城,赶紧想办法“合纵”一起对付秦国吧。所以在这种形势下,齐楚两国根本没功夫去考虑打不打滕国的问题。
不过关东六国各有心思,还没等秦国怎么挑拨,就自己不和谐了起来,比如说第一次五国合纵伐秦,齐国根本就没参加,因为齐楚两国国力相当,齐宣王这个狮子男怎么可能屈居楚怀王那个老东西之下呢,那多没面子。所以在魏国公孙衍的协调下,各国推楚怀王为首领,组团去刷函谷关副本,但是打秦国boss主要是给韩魏赵打装备打土地,所以楚国燕国两国出工不出力,结果很明显,函谷关下被秦国大boss冲散队形,在修鱼这个地方把五国联军团灭。
当然了,这是在滕文公去世以后的事情了。
话说滕文公姬宏同学当年听了孟子的建议,回国即位以后推行改革,广施仁政,国内一片风调雨顺。而在这七年中,秦国秣兵厉马锐意东进。关东六国,尤其是齐楚两国都想在合纵联盟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国与国之间一片风声鹤唳,为了争夺领导地位,楚国甚至还发动了几场小型战争。滕国这个小县城的改革和变化,根本没人在意。
等到滕文公改革完毕,国内实力增强的时候,外面几位大佬正打得一片昏天暗地。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难民遍地。这时候大家一看,矮油?东边还有这么个好地方呢?于是所有难民都往安全的地方跑,一时间滕国人丁兴旺,国力大涨。
那些有点才能的人,要么在为秦国效力,要么想着投奔齐楚,而滕国此时这样安定,又介于齐楚之间,于是很多贤能之人,也在滕国落了脚,以便打探情况,于是滕国出现了贤人云集的盛景。
于是,善国之名逐渐传扬开来,滕文公也声名远播。
但是这种国际形势只是暂时的,等到秦齐楚三国的较量有了分晓之后,胜利者肯定不会介意顺手让这个“善国”纳入自己国家的版图,不过这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孟老夫子对这一点很清楚,所以让滕文公搞好防守,以确保滕国,而不是滕文公本人,活到统一的时候。
只是没想到,滕国遇到了宋康王这个借势而起的暴君让孟老夫子的美好想法,真的成为了美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