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赏识
最近的这段时间,我回顾了许多简书内的文章,有自己写的,有其他老师们写的,也有简友们天南地北五花八门的杂谈。
突然间觉得,我们这群两点一线,在家与学校之间奔波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被人赏识,在众多的人群中偶然的机会加入了互加计划,被培养成种子,在勉励和鲜花中一路走来。
从去年的九月至今,所有参加青椒计划的老师们都在享受着被人看重的优待,积极努力上进的老师最为突出。当我们回过头来张望来时的道路,我越发觉得互加小伙伴的激励是多么得贴心和令人感动。
或许若非他们的慧眼,若非他们的赏识,我们依然是那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职业倦怠,有着自己的休闲娱乐,有着自己的不甚清明,有着自己的忙忙碌碌……
还好,我们在互加的学习中逐步明确了目标,有了前进的方向,有着优秀教师的领路,有着先进理念的指引,逐渐了解自我的价值和潜力,在不断地被表扬和鼓励中成长为我们所喜欢的样子。
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挖掘出我们的动力和潜能。这不由得令我想到班级中的学生。他们也如同我们一样需要被人赏识。
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方面,只需一个点就行,无需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因为我们也或许只是某一个方面很优秀,就被赏识出来了,就努力地去提高更多的方面。
大概对于自己的学生,我们太过熟悉,熟悉到他的缺点大于优点,我们常常会无视了他们的长处,只纠结于短处,这大约就是我们老师的共病,抱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务必要将缺点和错处“置于死地”。可惜的是,我们的好心常常办了坏事,只能让学生更加避而远之,越发不喜欢我们所教的这门学科。
所以赏识我们的学生,可以是一件小事,无关学习;可以是一句话,无关成绩;可以是一次竞赛,无关胜负;可以是一个举动,无关结果……
开学之后,一定要去尝试,相信我们的学生也能如同我们一样成为一只勇敢上进的“小小狮子”!
2 积淀
通过许多的课程学习,我们有了一定知识的积累,但是较与现在时代发展的速度还是太少了,太浅薄了,太不专业了。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表达应是自己的强项,但是,在北师大李教授的诵读课程上,我越发觉得自己的读与诵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学生的榜样和示范者,如果自己的诵读差强人意,或者毫无特色,怎么能教会自己的学生朗读与诵读?
在春晖学院的假期学习中,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和名师彭才华老师的两节语文课,深深被他们的名师风范所触动。他们的一言一语,抑扬顿挫;他们的一举一动,儒雅风韵;他们对课堂的调控,游刃有余;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高瞻远瞩……无一不彰显出名师的风采。
听了他们的语文课,觉得自己上的语文课实在是枯燥乏味,没有了灵性和韵致,缺少语文之味,自己的积累还是太少,对语文教学的把握还是太肤浅了。
所以还是要静下心来,好好地从根本之处解决自身的问题。要上好课,必须如名家一般,多阅读多积累,与书为伴,与写为乐;多反思多实践,眼中有生,心中有本;多提升多磨砺,不断精进,精益求精。
3 脚踏实地
既然有了美好的愿望和目标,就不能“临渊羡鱼”,要“退而结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行。
以前总是目标设定的过大,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困难,有的没有坚持下来,有的半路“夭折”,无疾而终。
这段时间看了一本关于摩西奶奶的励志书——《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我深受启发。也许是自己过于急切,过于急功近利,总想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能有明显的提升和改变,结果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做什么事情都得能耐得住寂寞,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而进,求不得快,哪能一口吃个胖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小处着手,想改变自己的课堂,就从自己的诵读开始,每日练习,让自己的声音也抑扬顿挫,有节奏感,有力度和气势;羡慕名师的课堂,就从阅读他们的书籍开始,了解他们设计课程的理念,从基础学起……
假期的到来,让我们在放松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捋清思路的时间,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也需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迈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