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致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现实主义者。当然这当中会有倾向的区分,但是并不影响其本质。至于存在主义,我愿意称之为“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二战时期,欧洲大陆充满了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以“拿来主义”的气魄和如饥似渴的热情疯狂地吸收消化西方文化,不仅狂热追逐西方500年的现代文化和当今的后现代文化,而且对2500年前的希腊文化也有同样的热情。在这场自1840年以来最大的一波西学东渐的运动中,我们选择性吸收西方文化思潮,其中很多都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回首改革开放初期最先输人中国的西方文化思潮,它们作为我们这40多年成长中的“青春期”的文化记忆,无疑是最令人怀念的,尤其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存在主义思潮。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的一句著名论断,也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在萨特看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他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我们理解萨特存在主义的前提。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方丽华(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在“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论断中,萨特就是把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纯粹的主观性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
萨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人之所以被判定为自由的原因:第一,不存在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没有天定的规范可以依从,个人必须自己去探索和选择;第二,没有先验的、普遍的人性,因此也就没有一种普遍的价值标准来规范你的行为,你的意志可以完全自主地进行选择;第三,“世界是荒诞的”,无所谓必然性,没有客观的必然性能约束我的自由选择。萨特认为人既然是绝对自由的,那么,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动和价值承担全部责任。这就是说,我们不仅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一切人负责,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萨特把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
虽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但我们也应看到萨特力图从悲观的深层本质中引出了乐观的行动,应该看到萨特身上的一种悲天悯人的崇高责任感。
但是我还是要说,存在主义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因为存在主义的解读在大部分的年轻人看来,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指除了人的生存与生存体验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本质化的规则、道德、体外灵魂,所有这些都是由人的生存衍化而来的外化约束,因此,人们没有义务遵守这些外化的规约或标准,人们有选择的自由,而选择行为的基本标准就是快乐至上原则。
这里的快乐至上原则,在资本的市场很轻易的被解读成了价值至上原则。
资本认为,一个人的存在除了生存以外是没有其他外在的,而其获取外在的方式只有创造价值,所以一个人的自由选择标准应该基于价值原则。而这与内卷产生密切相关。
内卷,原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而现在很多的是指由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提高,为了不使自己被淘汰,只能不断提高个人水平,而这会导致个人倒逼群体。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样的社会总体价值不断在提高,但是相对于个人来说,他是没有体会到自身在创造价值的,因为没有和身边的人拉开差距。
秉持着这种资本引导的存在主义观念,会很容易陷入各种迷茫、失落的精神困境,这种心态很容易导致人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产生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存在的价值感低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抑郁症及自杀行为。以大学生为例:
当代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走向成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自我意识,但精神上的颓废、空虚和迷茫导致大学生自我的存在感被淹没,这其中既有社会变革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又有家庭、学校教育方面的片面教导。消极遁世,说到底是对生存状态的悲观主义呈现,在这种消极和悲观状态的双重作用下,青年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被抽空,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虚无主义。“人探索生命意义是其生命的原动力,生命的无意义感会导致空虚感,即存在主义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