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每日有免费例汤自取,往往是清澈的汤水上漂浮着几根嫩绿的小白菜,几片微薄的西红柿,有时还会加以丝絮一般的些许蛋花点缀。看来清淡如水,入口却极为鲜美,与其他菜肴不同的是,这种鲜美常常直击舌根,所以有“愈饮愈渴”之势。
今日同饭友去食堂,见我端起一碗例汤,饭友嗤之以鼻:“食之无味,不如喝完稀粥。”我辩解道:“不不不,这汤真的好喝,有独门秘方。”她继续不屑一顾:“秘方也就一勺味精吧!”
我一惊,仿佛见到了凶神恶煞一般。“味精”一词的杀伤力原来这么大!思忖片刻,我还是端起汤。毕竟,道理都懂,却还是败给了口舌之欲。
近来拜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其中恰有一篇名为《味精》的小品文,文中多描写人们视味精为“邪魔外道”、常嘱咐店家“菜不要加味精”之事。惊觉国人如今谈味精色变并非突如其来,早在梁老的时代,味精已经臭名昭著了。
但是,不管是那时,还是现如今,味精在餐饮行业一直大行其道,究其根本,在于食客与厨者意识形态上不可调和的矛盾:食客追求“自然无添加”,即“吃得健康”;而厨师则将“做得好吃”视为职业教条。再者便是,在商业化日益渗透的餐饮业,要想如捯饬“茄鲞”般慢工出细活,这餐厅恐怕早已关张大吉、破产歇业了。味精的出现如同救世主,其有令食物口感立刻丰盈鲜美之功效。无论清炒煮汤,只需羼少许味精,做出的菜,即便没有“十来只鸡来配他”,也可让众刘姥姥们摇头吐舌道:“怪道是这个味!”
鉴于许多营养学者、健康公知们一再宣扬味精的危害,致其臭名远扬,普罗大众又视味精如畏途,商家不得不另谋出路,相继研制出“鸡精”、“高汤精”等替代品,美其名曰“老火靓汤提取物、浓缩品”。各餐厅主厨、家庭主妇也乐得一用。但深究其配方,不过是在谷氨酸钠(味精的学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同的氨基酸、辛香料罢了,再加以研磨细致,便于提升菜品鲜香之味,燃起食客食欲而已。
实际上,味精作为一种调味品,在摄入量得当的情况下,我们又期待它带给我们多么丰富的营养呢?观其姓名,一个“味”字强调其主要功效,一个“精”字又突出了它的功效之强,平心而论,它已着实不负众望。我们既已从味精身上得到了味觉的满足,若是进一步奢望它来呵护我们的脏腑,难免有贪得无厌之嫌。
外婆从前是个文化人,对佳作名著如数家珍,对烧饭煮菜则是四窍通了三窍——一窍不通。但她自从为了亲力亲为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不惜“洗手作羹汤”,日日入厨房。好看书看报的外婆,深知食物对健康的重要性,蔬菜只买“无公害”和“有机”,猪肉只吃“壹号土猪”。新鲜的食材为外婆的出品增色不少。但总体而言,其色香味也只可谓平平。
但近来,外婆的手艺似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那一盘清炒黄芽白。虽说肥嫩肉厚的菜帮、清爽青黄的菜叶本就透着鲜味,但外婆炒出来的,别有一番风味,最妙的是以菜汁拌饭,鲜汁儿浸润着饱满的米粒,有异香。我发誓这不带任何个人情感,公允的舌头从不为情所动。
于是向外婆讨教。从洗菜切菜起,她劳作我观摩。期间,一切按部就班,并未察觉特殊技法。切菜间隙,我问道:“一个白菜怎么有海鲜的味道,是加了味精不咯?”外婆不屑:“白菜是有机的,当然鲜噻!加莫子(长沙方言,意为“什么”)味精咯!”
大火烧油至四五成熟,拍蒜切干辣椒成段,入锅,煸香后将芽白下锅,白菜带水,下了油锅“滋拉拉”地响,油香霎时迸发。待芽白缩水后,撒上一勺盐,翻炒均匀。一切过程如同教科书般中规中矩,我不禁大失所望。
就在我将要把黄芽白的美味归结于我的“念家之情”作祟时,外婆又转身向调味柜,拿出一罐高汤精,喃喃道:“差点忘记了。”并往里倒了小半勺,迅速翻炒。我一拍脑袋:“莫非这就是提味神器?”外婆边端起锅把炒好的芽白倒入盘中边得意:“这是我看报上写的,鸡汤猪骨汤的浓缩物,健康又提鲜!”
我苦笑,心想:她老人家一定是把广告版面与健康专栏弄混了吧!报纸的广告真是鱼龙混杂、混淆是非——一罐味精二代,怎就摇身一变成了营养佳品了呢?
不过转念一想,五脏六腑是我们人体的器官,难道嘴巴舌头不是吗?我们为什么偏要味觉器官成仁取义、无私奉献呢?少了味精的餐桌必也少了不少风味吧。
既然,味精只是不行好事,并未作出穷凶极恶之事,我们大可不必对其赶尽杀绝。只要所用合度,也可使我们的饭食增添滋味,而不违背健康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