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名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的习作是介绍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如何将极其平常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是我这节习作课需要突破的难点。
【习作提示】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
写完后先在小组里交流。要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尽量讲清楚习作的内容,耐心解答同学的提问,倾听同学的意见,然后推选代表到全班汇报,再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习作指导】
指导一:民风民俗的特点要明晰。回顾本单元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作者抓住了客家民居“营垒式住宅”的构造特点,以及傣家人“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从民居的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等方面介绍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那么,如果我们要写地方的民风民俗也一定要抓住的特点来介绍。如:陕西的肉夹馍那就是皮脆肉烂还多汁、兰州拉面就要写出面劲道汤浓的特点;西安建筑抓住古老,重庆建筑抓山城特点、傣族舞突出优美、火把节突出热闹与吉祥的韵味等等。总之,只有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才能挖掘出民族文化的精髓。
指导二: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法。回忆本组学过的课文:例如《北京的春节》,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春节的习俗,再现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而《藏戏》,主要采用了比喻、反问、象征、夸张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我们在习作时,也应该试着运用这些学过的描写民风民俗的表达方法,这样文章才会有血有肉,生动有趣。另外,像《北京的春节》,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借鉴。
指导三:民俗特点不仅要写清楚,还有写的优美。反映出民风民俗的情趣。写民风民俗,要能让别人从中体会到生活情趣。切忌写成说明书,适当的描写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如果我们写家乡的民风民俗,我们要将热爱、自豪和眷恋之情揉进我们习作的叙述和描写之中,力争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如果写其他地方的民风民俗,我们还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所查阅的资料,要将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进去,这样文章才有感染力,别人才爱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