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亮的嗓子被人打哑了。
我知道这件事情时,已经过去很久了。
母亲生病住院,我去伊城医院陪床,正在闲聊时,病房的门被人从外面砰地一声踢开了,进来的就是包亮。他穿着一身当时流行的一种叫作军便装的衣服,是深蓝色的,手里拎着一根拖布。那次,他喝得醉醺醺的,眼神歪斜,满脸凶气。
破门而入的包亮一抬头,看见了病床上的母亲和床头站着的我,认出了我们,突然很不好意思的红了脸,挠着头,叫了母亲一声姨姨,说他是进来打扫卫生的。他的声音嘶哑,几乎听不清。他说着低下头,飞快地拖完了地,又冲着我们笑了笑,就飞快地出去了。
那次以后,我再没见过包亮。
包亮的父亲是伊城医院食堂的老职工了,干了一辈子,母亲早年去世了,就他和父亲两个人,他还有兄弟姐妹,都过得挺好的。伊城人说过得挺好的,一般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家境富裕,有钱。还有一种是家境普通,但活得平安和乐。包亮的兄弟姐妹是后一种。
我第一次见包亮和他的父亲,是在我上小学时,跟着母亲去伊城医院的食堂打饼子。
那时,伊城的商店里饼子比较贵,就那么两三种,混糖饼。包馅饼。混糖饼油大,包馅饼糖大,吃起来比较腻。
每逢中秋节和春节前后,伊城很多人就自己打饼子。馅是自己拌,红糖,花生米,玫瑰,葡萄干,有的人还掺点牛奶或者酸奶,这样做出来的饼子香、甜、酥、软。面也是自己准备。
准备好了这些东西,就用木制的小平车拉着,去伊城医院的食堂找包亮的父亲。
小平车是从陕西农村老家搬家时带上来的。那时在老家,小平车是村里人的主要运输工具。有条件的人家是牛、驴、骡车,没条件的就是人拉,车辕中间扯一根拇指粗细的扯绳,套在肩膀上,弯腰弓背,使劲向前。
后来搬离农村老家时,爷爷舍不得扔了小平车,就从老家搬上来了。
有一年春节前,母亲、四姨和我,用小平车推着准备好的东西,去伊城医院的食堂找包亮的父亲打饼子。
包亮的父亲是个大个子,胖,和善,他把我们拉去的东西搬到案子上,一把揪起面袋,哗一下倒进大铁盆里,唰唰几把就和好了面。面醒好以后,他使劲把面甩在案板上,用力揉几把,再揪成略小的几团儿,再把小团儿擀成手腕粗细的长条,再把长条揪成拳头大小的一块一块,再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儿擀成薄饼状,我和母亲、四姨站在他旁边,站成一排,把薄饼状的面团拿过来,把拌好的馅儿放上,像包包子一样包好,用力按进饼模子里,按平实了,把饼模子面向下使劲儿一磕,一个月饼就成形了。面上有花纹,边儿上也有花纹,溢着一股淡淡的香甜气味。
饼模子是枣木做的,浸足了油,经过了无数双手无数次婆娑,又光又亮,包浆十足,堪比一件年代久远的文物。
等积够了数量,包亮的父亲就把烤盘端过来,乌黑的烤盘上同样油光锃亮,一次大概可以烤二十个左右的饼子。
那时是没有电烤箱的,全是炭火慢煨,火候全靠包亮父亲掌控。
功夫够了,一炉月饼就出炉了。色泽鲜黄,摸上去又软又糯,香甜的味道直冲鼻子而来。稍微晾一晾再吃,面和馅会贴合得更紧致,吃一口,先是香,然后才是甜,再吃几口,香和甜就混在一起,再也分不出先后了,只觉得胃里好像伸出一只手,把嘴里还没完全咬碎的饼子一把就拽进去了。
等到把带去的料全都做完,天已经擦黑了。
小平车上推着几个大纸箱,纸箱里是微微散放着热气的饼子,饼子的气味把纸箱都浸染得一派香甜。
推着小平车走到文铁匠铺子附近时,灰蓝色的天上已经能看几颗星星了。脚底下是还没有硬化的细沙路,走起来有种朴素的踏实感。
文铁匠的铺子这时早收工了,门关着,一扇木门斜斜地挂在门框上,门前一块黑砧铁,面子黑黑光光,像寿星佬的脑门儿。
后来,伊城医院的大门前,开了一溜食堂,伊城伊院的食堂就关了。
又过了几年,包亮的父亲生病了,得了胃癌,高高大大的一个老头儿,变成了又黄又瘦,依旧沉默,不怎么说话,时不时在伊城医院的周围慢慢走过。
包亮到了成家的年纪,却一直没找下对象。成天喝酒度日。
一次,包亮去东胜金元城找小姐,完了却没钱给人家,结果,被里面的人一脚踢中喉咙,就哑了。
不久,包亮的父亲就死了。
伊城医院的领导看包亮父亲的面子,安排包亮在医院里打扫卫生。可他依旧还是喝酒,喝醉了酒之后,歪歪斜斜地撞进病房打扫卫生。
后来,伊城医院彻底拆了,新建的医院用的是专业的物业公司,打扫卫生也有了专门的保洁员。再没见过包亮。
金元城也拆了。这座繁华一时的建筑严重影响交通,拆了以后,那一片儿畅通无阻,原来被挡着的一些老字号小馆的生意也红火起来。
现在的饼子,种类繁复,油和糖却越放越多,甜到让人的舌头没了知觉,一不小心吃多了又胃酸。
每当这时,就想起当年打饼子的情景。
想起包亮沉默的父亲。
想起站在父亲身边帮忙的包亮,头低着,手里飞快地揪着一小团一小团的面,飞快地把它们擀平,包馅、封口、压进模子里,啪一声,一个漂亮的饼子就做成了。
那时的包亮,和他父亲一样,不多言语,站在父亲身边,配合默契,就像面团和饼模那样默契,带着时光的包浆,温润而让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