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我内心是抗拒的。还只是放假,体重就已经突飞猛进,过年,细思极恐,哪里是3斤的问题,3公斤应该不在话下。
但过年回家,是必须的!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我自18岁考上大学,就远游了。每年静静飘过两三天,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父母一天天老去,而我内心的负罪感日益强烈。偏是如此,更恐惧回家。望着父母花白的头发,内心充满伤感和内疚。
我们年幼时,父母倾尽全力养育和陪伴,即便是快要高考,母亲天天晚上给我蒸芙蓉蛋,父亲天天早上起来做早餐。如今,我们也如此等待自己的儿女,但又何尝能这样等待自己的父母呢?
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及其含蓄而简单,那就是:吃。家婆天天打电话来催,说年猪准备好了,等我们回去再杀,务必让我们吃个新鲜。大姑子回到南宁,接连N个电话要我们去吃饭,就算不去吃饭,喝个油茶也好。虽然她不知道我们早上八点半要上课六点钟才下课,八点钟离家晚上七点天黑到家。
母亲和大姐总是给我备了糍粑,虽然老公深恶痛绝,但她们知道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她们还会特意做辣子鸡,因为这是我们几个小姑娘喜欢的。
越近过年越是想念小时候的味道,记忆的每一种食物如今都已吃不出当年的感觉,我不知道是食物已经变了,还是我们已经变了。记得大年初一的早餐,我们家必然是要吃汤圆,既是甜甜蜜蜜又是团团圆圆,那个汤圆是没有馅的,是糯玉米混合糯米打成米浆过滤而成,特别细滑。
可是,现在不敢吃汤圆,一是腻二是怕胖三怕血糖血压血脂高。但是母亲依然年年准备好了汤圆,大年初一的早上,依然会甜甜的冒着热气地等着,一如等待儿女自他乡归来。
父母的爱从来没有改变,一如他们几十年前为我们所做。或许,汤圆的味道也从来没有变过。变的,是我们长大了。
即使近乡情怯,家乡依然是我们最留恋的地方。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