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中央台报道过几个神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两个神童的对比。
一个是可以把圆周率背到很多位的记忆神童,另一个是化学天才,两人年纪相仿,但是表现完全不一样,在采访中圆周率天才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有点木讷无助,反而是爸爸一直在夸夸其谈,最后专家给出的评价是这孩子只不过是大人野心的牺牲品。
而化学天才自信阳光,表达流利,其父母对育儿没有太深的见解,只是透露生活中尽量支持孩子的选择,然后每天照常忙于工作。
记者做采访时这家人刚好准备去海滩度假,这时记者也提议要去,目的就是为了弄清孩子是否是被逼的。
随后视频里呈现出让人难忘的一幕,是那个小朋友在海滩上追逐浪花的笑容,玩了一会玩累了,他就拿起一个树枝在海滩上写写画画,记者一走近才发现,海滩上满是除这孩子以外没人能够读太懂的化学方程式。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太多的家庭像记忆神童那样,举全家之力,要么牺牲爸爸或者妈妈的个人发展,甚至再搭上爷爷奶奶,打着爱的旗号强拖硬拽把孩子拉上战车往前冲,结果家长孩子各自身心俱疲。
孩子也因此逐渐地发展出假自我,身心分离,身体迎合父母的安排,心里却越来越叛逆,家长这种用力过猛的方式,表面上塑造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但是他们往往在人生大型的考验上总会因心理素质问题而掉链子。
相反,那些调皮捣蛋敢于造反的孩子,幼年看似熊孩子,但是他们后劲十足,往往能够后来者居上。
因为这类孩子从小生活在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里,他们想干什么都会得到家长的鼓励与支持,他们可以为自己做主。
而且在父母等养育者的鼓励引导下,孩子的自我会围绕着自己的感受,拥有真自我,从而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不断成长他们也会非常清晰自己想要的目标,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身心合一的孩子在追求目标的路上更容易获得心流的状态,这种难能可贵的状态会使孩子真正体验到奋斗的快感,挖掘出潜意识里的能量!
看到这里,再次回到开头那两个神童身上,我们发现两种行为最终都培养出了“神童”,但是今后这两位神童的人生曲线我们可想而知了!
这让我回想起自己的经历,自己在学校成绩一向还算优秀,但是每到中考高考这些关键时刻总会被意想不到的同学赶超,那时认为不可思议。
曾经疑惑别人怎么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容易实现,为什么别人运气那么好,但现在看来,任何人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他在童年时爱与能量的积累,进一步说,成功的人完全有迹可循的,就是给孩子全然的爱与接纳,孩子拥有足够的爱就拥有足够的生命动力,而任何有爱与觉知的人,都可以逆袭命运。
如果一个人能始终与自己生命力在一起,他不仅可以活出真自我,同时还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而幸福和富足,不过是自由的副产品。这个道理我到今天才弄明白,看来我还有救!
小伙伴心里肯定会有各种怀疑,“这样的孩子会被宠坏的”,“这样养大的孩子是巨婴”,“我们隔壁张奶奶的孙子上小学了还要喂饭”........大伙的这些疑虑,接下来我就以问答的形式来解答。
1:既然把孩子宠大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被宠坏了呢?孩子越来越叛逆怎么办?
看到“宠坏了”这几个字,马上想起以前老是听70后和80后嘲笑个性化的90后,认为90后缺少管教,于是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别逃避,看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想法)现在90后也步入了职场,我们再来证实一下这个问题,发现90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强于前辈们,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行动力强,观察近些年向社会输送的90后,社会并没有被他们垮掉啊!
宠爱和溺爱这类词汇,常是太要面子的父母为自己找的托辞。意思是孩子之所以变得这么坏,不是因为我坏,而是因为我对孩子太好,结果把孩子天性中的坏释放了。要知道,孩子天性就是坏的啊。只有当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足够的爱,今后他才有能力爱自己,才有信心去爱别人。
从心理学理论上讲,生命力本来只有一种,如果被看见,就会变成好的,如果没被看见,就会变成坏的。这是人性使然:当一个孩子的生命力被允许、被看见时,就会成为好的生命力。
曾听过曾奇峰心理医生的一句话,大意是:不建议再把“叛逆”这个词用在青春期孩子身上,真正“叛逆”的是家长,因为家长总是试图指导(扭曲)孩子生命力的自由伸展。
2:抚养者总是围绕孩子的感觉转,会不会使孩子变成自私自恋的人?导致以后缺乏共情能力?
我们需要相信人性自身的力量,也是相信潜意识深处真我的力量,每个人自己会去点燃它。
孩子和父母都希望做真实的自己,那么在育儿方面家长和孩子同时都要展现出自己的真自我,最好的结果是孩子的真自我和家长的真自我结合统一。
如果家长觉得一切“顺从”孩子是在勉强自己,那么我们鼓励家长要对孩子真诚,也就是自己做不到的要诚实的告诉孩子,坦然告诉孩子“我做不到”,甚至“我不想这样做”,而不是说“你不好”、“你不该提要求”等,孩子自然会在你不含敌意的拒绝中学会共情。
这里面的关键是控制,就是当你和孩子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试着不去控制孩子时,孩子就会按照精神胚胎的发育方式自然生长。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强行控制自己,懂得尽可能地尊重边界,轻易不去侵犯孩子的边界,在孩子自己的事上,尊重孩子的感受。最好是家长内心深处满心欢喜地接纳尊重孩子这种相处模式,否则勉强自己配合孩子的选择,也是对自己真我的一种攻击,这也是大部分家长需要修炼的地方了。
3:真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但如果这份感受会伤害他人又该怎么办?而且这份伤害的错很明显在自己,即便如此,我们也要释放自己的感受吗?一直信奉一句话:自律带来自由。那么这份自律,是否又包含着对自我感受的克制?时时刻刻活出真自我,真的是正确的吗?
王小波有句霸气的金句:当我没有主动伤害你时,我就是自由的,也就是说,在纯粹是我自己的事上,我爱干嘛干嘛。如果你觉得受伤了,拜托,那是你的事,和我无关。
而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家梅兰尼·克莱因说,攻击性的发展有两个阶段:
1)一开始我们觉得自己是脆弱的,所以不敢发起攻击性,担心一发起,就会被惩罚,甚至被杀死,这是恐惧;
2)当我们觉得自己强大后,就担心发起攻击性后,会伤到所爱的人,这是内疚。
当恐惧和内疚都被基本化解后,我们就深深地懂得,攻击性就是生命力自身,它无好无坏,它是一切,这时我们就能信任自己的自发性。所谓自发性,就是想干嘛第一时间就干嘛。
表达攻击性,并不是提倡我们去动用武力和辱骂去对他人造成伤害,简单来说就是,在自己的范畴内,我们可以做自己,这是我们的自由,但我们没有攻击别人、伤害别人的权利,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边界。
事实上,很多人在追求肆无忌惮地对待别人,想以此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当可以做到时,他们会觉得特别爽。很多人也因此而伸展开了自己,但在心灵的深处,他们一样会有恐惧和内疚,只是被屏蔽了而已。
4:以前自己总让孩子围绕自己的感觉转,或者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就是围绕父母的感觉长大的,当下该如何改变呢?
1:关注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并不是一定得成为会赚钱的成功企业家才是孩子的榜样,也许做父母的我们虽然没受过太多教育,但一定要明理,关注自身的成长,持续地学习上进,滋养自己的真自我,在生命长河中,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修炼出好的三观和格局才是成为好父母的必要条件。
2:减轻焦虑,减法育儿。
不要把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他没有责任背负你的十字架前行,他注定要有自己的路要走,请不要以爱的名义去束缚孩子的发展。
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然后做减法,这才是爱。
使劲往上加的不是爱,是大人的野心。
如果事事都要比照教科书去追求最好的选择,那么所有人都会陷入到无尽的焦虑和疲惫当中。
养育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一次救赎,就让自己和孩子野蛮生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