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半夜看了一档访谈节目《音乐人生》,介绍的是中国顶级指挥家曹鹏先生。曹鹏,生于1925年,幼年就很有音乐天赋,1955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乐队指挥时考入了世界最高音乐学府——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深造。
曹鹏先生去莫斯科之前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指挥家了,先后担任上海和北京电影乐团的指挥,指导过十几部电影音乐,指导过歌剧,指导过大合唱。当时的他以为自己对指挥都懂。
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后,受那里严谨的音乐教学氛围所触动,他才发现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懂。
还记得我小学毕业时,学校的副校长,一个平时都很凶、头发花白的老头,坐在教室的讲台边和我们谈心,上小学的最后一堂课。
当时觉得很新奇,他说的大部分絮叨的话我都没记住,只记得他说,等你们上了中学,上了大学,才会发现你们在小学里学到的不过是汪洋大海里的一桶水!
说得多么形象哪!当还没有汇入大海,没有见到大海的宽广辽阔时,我们可会以为自己的这桶水是世上所有的水了?
曹鹏跟他的导师,著名指挥家金兹布尔克教授,学到了很多。系里一共三位导师,只有要金兹布尔克要求学生背谱,上台指挥时不能拿谱子,要熟记于心。
老师对每份谱子的认真也感染了曹鹏。哪怕是已经演奏过的作品,再开音乐会时也会对总谱、分谱一一重新做标记,改弓法、画弧线、标轻重,力求比上一次演奏的更好。
1960年,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曹鹏在莫斯科举办了音乐会。作为首场在国外演奏的中国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曹鹏的指挥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其中这场音乐会的第一首曲目《梁祝》被苏联电台作为永久保留版收藏。
曹鹏先生说他进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以后才知道什么叫起步,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境界。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无比艳羡了,如果我能找到一位有特别高造诣的钢琴老师就好了,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位老师,我能抓住机会吗?
接受采访时曹鹏先生已80多岁高龄,离休后的他更加忙碌,辗转于大学、中学、社区的乐团普及交响乐,言传身教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
交响乐的普及是开垦、是植树、是铺路、是指挥者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