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2012年,我第一次去德国出差,能够去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一探究竟,对作为一名汽车设计师的我来说自然是好的,在飞机上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因为这毕竟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踏足欧洲。
第一个周末,我提前就查好了行程,买好了去往魏玛的车票,魏玛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院校,包豪斯的发源地,当然也是德国两大文豪歌德和席勒的故居,地方虽然很小,但可以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学校学习设计史,包豪斯也是被提及最多的名字,而对这里参观一下其实更是对设计史的一次很好的复习,书本中各种各样图片在这里以实物呈现,近在迟尺,心里也是非常激动。
在我看来,包豪斯就是一群热爱进步的设计师聚集在一起的化学反应,在那个设计启蒙的年代,人们从手工艺人逐渐转向批量生产,金融和商业化也在席卷欧洲,的这些启蒙又都发生在欧洲这块小地方,而魏玛又是当时德国的文化中心,这些在内心启蒙的新“艺术家”(在那个时代还没有designer这个词)们其实也在思考自己角色的转变,因为大的时代在变化在进步,而正是这些人凑在了一起,他们的思维开始做爱开始杂交,把现代主义由萌芽生生催成了一颗大树。虽然这颗大树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太左”,被希特勒毁灭了,但是这棵树却在美国开了花,让New York这座城市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而也正是美国将这样的风格推向了全世界,你没看错,充斥着全国各地的钢筋玻璃建筑,模数化的设计,和直线的,简洁的有关系外观的一切其实都来源于包豪斯。而这种设计理念至今都被德国人视为铁律。
包豪斯的理念到底是什么?无论是密斯凡德罗和柯布西埃的现代主义在今天来看都是有些过于极端的,他们规范人们的生活,认为设计师是上帝,而庸众应该按设计师设计的理念去生活,而这其实就是包豪斯理念的开端,在今天来看,这样的理念确实是有些“左”,但在那个设计启蒙的年代,确实是很激进很有突破性,而在各种风格杂交更甚的今天,仍然能够坚持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并且贯彻下来的才能被老牌的设计鼻祖德国认可,怪不得设计界最大的奖项IF和红点都是在德国评审的。而今天,作为一名从业者,才发现这样“上帝”一样的工作是多么艰辛和困难,而在一个对设计还处于婴儿期的中国,更是难上加难,而在中国想贯彻包豪斯这样的设计理念...我们就说他是极简风好了。
在包豪斯,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和各种路人的聊天,大家对包豪斯这个地方的了解和设计文化的深入人心,火车上一个老奶奶对包豪斯的设计侃侃而谈,康定斯基,费宁格,伊顿从她嘴里说出来像家常便饭一样,而且还能聊出很多奇闻逸事,真的让我非常惊讶。跟随者她聊天的思路,我细细地品这德国慢速"绿皮车"内饰中每一处的设计,一个小小的门把手,一个厕所的Logo,都无不充满了人性化和现代主义的味道。
这其实是整个国家设计能够强大的原因,这和种树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土壤好,自然树就生长的好,枝繁叶茂。当一个国家的人可以像德国人一样随处问到一个都能把自己对设计的理解和审美的理解说出来一二,并且理解的很到位,那这个国家的设计也必定会强大。而在韩国,“设计强国”早在二十年前就被定为国策,由三星和现代这两大集团引领的一波视觉进化的高潮,早就铺满了全世界,而真正能够撑起这波高潮的,是遍布全球顶尖设计院校的韩国学生,尤其是变态难进的交通设计专业里,韩国人也有很多,而他们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
翻旧照片有感而发,希望中国的设计越来越好。